竞赛新闻

2025易智瑞GIS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B)获奖名单

2025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共计收到作品505个, 共计评选出:

一等奖  7组(获奖比例:1.4%)
二等奖  64组(获奖比例:12.7%)
三等奖  162组(获奖比例:32.1%)
优胜奖  215组(获奖比例:42.6%)

一等奖获奖团队(7组,以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B207(一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intPLUS和XGBoost的武汉市未来城市热岛预测及人口热暴露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朱逸文,丁雨薇,孙怡仪
指导老师:梁迅

作品编号:B707(一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可解释性空间机器学习揭示城市复杂环境火灾风险驱动机制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赵周希,郭雨欣,高诗雨
指导老师:夏泽龙

作品编号:B733(一等奖)
作品名称:LinkTool——基于大模型上下文协议的自然语言驱动地理信息分析处理智能体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钟琅,曾美祺,黄幸枝,杜斯雅
指导老师:陈永康,徐剑波

作品编号:B1010(一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与复杂网络理论的滇西北森林碳储量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与评估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小组成员:刘慧,孙洪敏,杨庆雨
指导老师:肖燕,马雪梅

作品编号:B1408(一等奖)
作品名称:方向约束编码下的多层栅格耦合: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离散空间建模方法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曾准,陈鑫,万开元,伍德城
指导老师:陈永康

作品编号:B1586(一等奖)
作品名称:气候变化下的玉米物候期响应机制探究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王钰,黎妍,彭小芮,胡诗浓
指导老师:赵圆圆

作品编号:B3165(一等奖)
作品名称:耦合复杂网络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皖北农业干旱传播机制及驱动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梁丽红,杨知睿,林珊,陈曦
指导老师:李军利

二等奖获奖作品列表(64组,以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获得奖项作品名称作者单位
B51二等奖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成都市中心城区餐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解析山东科技大学
B78二等奖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网约车出行时空动态模式分析与需求预测长沙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B130二等奖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河海大学 地理与遥感学院
B133二等奖全域视角下陕西省光伏电站多区域差异化宏观布局研究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B192二等奖珠三角城市群共同富裕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广州新华学院
B213二等奖广州市赏花地景观服务效能评估: 基于生态-社会-交通-景区多维指标体系华南农业大学
B281二等奖基于格网的淮河流域地表温度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312二等奖探索晋文明足迹:基于GIS与可解释机器学习重建山西省全新世人类聚落时空图谱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331二等奖无人公交路线动态优化:一种融合出行大数据的混合智能算法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345二等奖基于ISML框架的雨洪城市韧性时空分析模型 ——以保定市为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368二等奖船舶停留行为探测支持下的港口拥堵变化分析——以洛杉矶-长滩港和纽约-新泽西港为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402二等奖珠三角城市群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江西理工大学
B432二等奖基于ArcGIS的成都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西南石油大学
B479二等奖耦合地理探测器和随机森林的高密度城市内涝风险预测——以深圳市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484二等奖中国北方露天煤矿的生态岛屿效应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B491二等奖GeoScenius:面向GIS工作流的智能RAG助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B507二等奖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热岛效应多尺度分析与规划响应——以郑州市为例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B529二等奖内涝场景下道路韧性分析——以南昌市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550二等奖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757二等奖阈值效应下垂直冠层结构对空气污染的阻滞机制与调控策略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790二等奖超大城市土地覆盖时空演化分析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B871二等奖极端气候驱动下城市洪涝韧性多尺度动态评估与优化——基于GIS-MCE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模拟聊城大学
B976二等奖基于多模型对比的通风廊道识别方法优选分析 ——以武汉中心城区建筑群为例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B1046二等奖基于深度学习的广西铁山港海岸线变迁分析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B1169二等奖基于VSD模型的高温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及影响因子分析—以南京市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200二等奖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火星沙丘风场密集矢量反演与高分辨率制图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B1205二等奖融合多源大数据的城市活力评价与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吉林建筑大学
B1245二等奖基于GWR模型和下垫面参数的GPM降尺度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1246二等奖长三角城市群蓝绿景观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B1270二等奖基于多物种分布模型集成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红树林适生区预测及碳储量测算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309二等奖自然-社会耦合下的多维度中国沿海城市韧性图谱构建与空间防护优化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B1321二等奖探索高寒矿区“水-土-碳-生”生态系统服务异步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策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B1337二等奖1990-202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西南石油大学
B1389二等奖基于叠加分析与A*算法的物流无人机航路规划——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B1407二等奖基于不同人群的热暴露风险评估及医疗可达性分析 ——以天津市(2020)年为例天津大学
B1488二等奖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时空变迁与动因探究枣庄学院
B1529二等奖基于季节风场的城市热污双控通风廊道识别研究——以济南主城区为例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B1669二等奖基于多维邻近性的城市创新流动影响机制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B1712二等奖基于OPGD模型的生境质量人类活动强度驱动因子识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930二等奖基于街景与人口画像大数据的街道可视绿地公平性研究:全龄段与居住类型视角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1959二等奖精细网格视角下近40年四川盆地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格局:基于新型时间增强耕地破碎化指数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
B2035二等奖基于GIS-MCDA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及分布特征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B2109二等奖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台风灾害社会经济暴露度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B2162二等奖基于XGBoost的汾河流域传统村落活化价值量化评估及应用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B2167二等奖基于无人机三维网络分析的低空物流体系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B2178二等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固存服务流网络的识别与时空演变研究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2182二等奖基于TOD模式下的南宁地铁廊道效应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B2221二等奖医脉通衢:基于时空可达性的社区医疗资源动态优化布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B2232二等奖智解绕行之谜——时空立方体算法支持下的城市骑行绕行多尺度决策路径解析与智慧治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B2244二等奖北京医疗服务设施供需匹配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B2363二等奖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嘉应学院
B2434二等奖职住锚点约束下东莞制造业工人休闲行为与活动空间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B2495二等奖基于成本路径与迭代优化的LAV交通网络规划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2545二等奖赣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2547二等奖基于多源数据和随机森林的配送无人机起降点选址分析——以深圳市为例惠州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B2612二等奖供需匹配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效能评价中山大学
B2618二等奖水去了哪里——中国旱区生态修复的淡水调节效应测算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B2722二等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气象短临预测及热暴露风险评估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
B2725二等奖多情景模拟下成都市生境质量评估与生态网络构建西华师范大学
B2748二等奖城市POI火灾风险评估与消防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例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B2752二等奖基于GIS的加权Voronoi图建模与可视化无锡学院
B2764二等奖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近海水产养殖区信息提取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B2830二等奖基于生态廊道识别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渭河流域为例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3015二等奖基于空间分析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社区交通安全脆弱性研究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二等奖获奖小组信息(按照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B51(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成都市中心城区餐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解析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于弋洋,周晓莹,刘建腾,黄浩
指导老师:张灵先

作品编号:B78(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网约车出行时空动态模式分析与需求预测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王慕贤,宁致远,卢思燕,唐明华
指导老师:陈玮婧

作品编号:B130(二等奖)
作品名称: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地理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高欣雨,夏有辉
指导老师:许捍卫

作品编号:B133(二等奖)
作品名称:全域视角下陕西省光伏电站多区域差异化宏观布局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马政楠,檀雨蜜,高泽慧,司依繁
指导老师:李冠男,卢秀

作品编号:B192(二等奖)
作品名称:珠三角城市群共同富裕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李春晖,吴秋月,林子乔,卢泽智
指导老师:唐波,王丹妮

作品编号:B213(二等奖)
作品名称:广州市赏花地景观服务效能评估: 基于生态-社会-交通-景区多维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吴雨欣,林伟民,胡可晴,林琛
指导老师:刘洛,任向宁

作品编号:B281(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格网的淮河流域地表温度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于佳仪,杨童,刘思扬,马宁
指导老师:王月香,王细元

作品编号:B312(二等奖)
作品名称:探索晋文明足迹:基于GIS与可解释机器学习重建山西省全新世人类聚落时空图谱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晟辉,孙亦通,成芮娴
指导老师:班凤梅

作品编号:B331(二等奖)
作品名称:无人公交路线动态优化:一种融合出行大数据的混合智能算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梁家豪,余子野,江水森,黄棋棋
指导老师:李少英

作品编号:B345(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ISML框架的雨洪城市韧性时空分析模型 ——以保定市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宋淑欣,于弋洋,陈灿,王嘉毅
指导老师:张灵先,牟乃夏

作品编号:B368(二等奖)
作品名称:船舶停留行为探测支持下的港口拥堵变化分析——以洛杉矶-长滩港和纽约-新泽西港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张瑞祺,孙雅楠,陆雨晴,孙佳
指导老师:信睿,周静宜

作品编号:B402(二等奖)
作品名称:珠三角城市群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郭帆,黄子洋,路洋,陈家飞
指导老师:李恒凯

作品编号:B432(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的成都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李旭,青语婷,高巍
指导老师:唐章英

作品编号:B479(二等奖)
作品名称:耦合地理探测器和随机森林的高密度城市内涝风险预测——以深圳市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何东徽,王智诚,孙锦雯,张雅惠
指导老师:汤贤哲

作品编号:B484(二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北方露天煤矿的生态岛屿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寇佳伟,占永菁。刘雨婷,廖琦
指导老师:杨永均

作品编号:B491(二等奖)
作品名称:GeoScenius:面向GIS工作流的智能RAG助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雷钰洋,朱治锦,高松源,张钊
指导老师:晁怡

作品编号:B507(二等奖)
作品名称: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热岛效应多尺度分析与规划响应——以郑州市为例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李灝鹏,龚未,陈淼,张小飞
指导老师:赵德芳,刘亚辰

作品编号:B529(二等奖)
作品名称:内涝场景下道路韧性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乔友昊,廖雯倩,王欢,刘静
指导老师:黄鹤声

作品编号:B550(二等奖)
作品名称: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王煜文,吴迪,马子涵,黄婷
指导老师:车明亮

作品编号:B757(二等奖)
作品名称:阈值效应下垂直冠层结构对空气污染的阻滞机制与调控策略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刘付伊菲,曹李思仁,李家配,曹芳瑀
指导老师:林锦耀

作品编号:B790(二等奖)
作品名称:超大城市土地覆盖时空演化分析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张筱瑜,曹雅珣,文林英,朱心如
指导老师:李晖

作品编号:B871(二等奖)
作品名称:极端气候驱动下城市洪涝韧性多尺度动态评估与优化——基于GIS-MCE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模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小组成员:孙洪敏,刘慧,杨庆雨
指导老师:肖燕,马雪梅

作品编号:B976(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模型对比的通风廊道识别方法优选分析 ——以武汉中心城区建筑群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李鑫,韩慧,李佳艺
指导老师:解鹏,逯跃锋

作品编号:B1046(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广西铁山港海岸线变迁分析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王婧,耿晓馨,钱孝
指导老师:李阳东

作品编号:B1169(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VSD模型的高温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及影响因子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刘宇辉,李丁艇,李杨皓,章罗鹏
指导老师:吴小芳

作品编号:B1200(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火星沙丘风场密集矢量反演与高分辨率制图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小组成员:李之鲲,王硕,娄雅序,钟言
指导老师:朱祺琪

作品编号:B1205(二等奖)
作品名称:融合多源大数据的城市活力评价与时空演化特征探究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小组成员:谭清,程心怡,朱乐凯,陈可
指导老师:李喜佳

作品编号:B1245(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WR模型和下垫面参数的GPM降尺度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小组成员:夏宇进,胡华欣,邵奥雅,肖珊
指导老师:史岚

作品编号:B1246(二等奖)
作品名称:长三角城市群蓝绿景观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小组成员:翁艺翎,张晴,陈畅
指导老师:朱华

作品编号:B1270(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物种分布模型集成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红树林适生区预测及碳储量测算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王光理,黄晖皓,陈梓薇,魏莹莹
指导老师:陈永康

作品编号:B1309(二等奖)
作品名称:自然-社会耦合下的多维度中国沿海城市韧性图谱构建与空间防护优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马万里,陈欢,张梓盛
指导老师:赖正清

作品编号:B1321(二等奖)
作品名称:探索高寒矿区“水-土-碳-生”生态系统服务异步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策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程路遥,卞陈陈,李迎双,王轶
指导老师:王伦澈

作品编号:B1337(二等奖)
作品名称:1990-202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朱龙杰,刘逊
指导老师:汪宙峰

作品编号:B1389(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叠加分析与A*算法的物流无人机航路规划——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杨博奥,王牧天,姚明毅,段昊
指导老师:朴东范

作品编号:B1407(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不同人群的热暴露风险评估及医疗可达性分析 ——以天津市(2020)年为例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小组成员:车子怡,李千一,李硕玲,郁杨
指导老师:乔治

作品编号:B1488(二等奖)
作品名称: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时空变迁与动因探究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
小组成员:罗汉林,郭雪岐,刘东鑫,康佳良
指导老师:倪杰

作品编号:B1529(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季节风场的城市热污双控通风廊道识别研究——以济南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孙凯迪,王晓宁,张锐,白雨晴
指导老师:肖燕,何振芳

作品编号:B1669(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维邻近性的城市创新流动影响机制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小组成员:曾佳颖,文锡祥,李彬硕,黄朵轩
指导老师:龚咏喜

作品编号:B1712(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OPGD模型的生境质量人类活动强度驱动因子识别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温莹荧,黄梓欣,雷韵琳,李梓熙
指导老师:包世泰

作品编号:B1930(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街景与人口画像大数据的街道可视绿地公平性研究:全龄段与居住类型视角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严富丹,马婉仪,林静怡,吴青婷
指导老师:李少英

作品编号:B1959(二等奖)
作品名称:精细网格视角下近40年四川盆地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格局:基于新型时间增强耕地破碎化指数的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罗欣怡,桂源苑,李亦洲,郭洪莲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2035(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MCDA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及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小组成员:张莹,李同新,汪可可,毛文怡
指导老师:晁怡

作品编号:B2109(二等奖)
作品名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台风灾害社会经济暴露度研究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小组成员:皮英入,张锦,许嘉馨,宋智远
指导老师:林裕梅

作品编号:B2162(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XGBoost的汾河流域传统村落活化价值量化评估及应用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小组成员:诸沈岩,马乾博,代新雨,张肖邃之
指导老师:张纯,崔娜娜

作品编号:B2167(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无人机三维网络分析的低空物流体系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小组成员:李兴梅,焦子涵,张敏
指导老师:张纯,朱高儒

作品编号:B2178(二等奖)
作品名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固存服务流网络的识别与时空演变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沈祖乐,李彦岭,周禹祺,官欣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2182(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TOD模式下的南宁地铁廊道效应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刘小慧
指导老师:赵珊珊

作品编号:B2221(二等奖)
作品名称:医脉通衢:基于时空可达性的社区医疗资源动态优化布局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闫琳悦,孟高宇,邬羽菲,令世豪
指导老师:杨联安

作品编号:B2232(二等奖)
作品名称:智解绕行之谜——时空立方体算法支持下的城市骑行绕行多尺度决策路径解析与智慧治理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小组成员:李洁,高泽旭,陈廉正
指导老师:边防,何捷

作品编号:B2244(二等奖)
作品名称:北京医疗服务设施供需匹配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小组成员:张茂桐,付伯瑜,宋承昊
指导老师:王佳欣

作品编号:B2363(二等奖)
作品名称: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嘉应学院
小组成员:王妍,汤红,陈晓茂,胡昊烨
指导老师:张金兰

作品编号:B2434(二等奖)
作品名称:职住锚点约束下东莞制造业工人休闲行为与活动空间特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小组成员:文锡祥,金嘉怡,陈阳,姚雪琦
指导老师:龚咏喜

作品编号:B2495(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成本路径与迭代优化的LAV交通网络规划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鲁思宸,陈逸霏,卢嫣漫,尚进
指导老师:李秋萍

作品编号:B2545(二等奖)
作品名称:赣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石梦豪,陈嘉仪,周悦,夏榕希
指导老师:王金亮

作品编号:B2547(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和随机森林的配送无人机起降点选址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小组成员:吴佑楷
指导老师:劳小敏

作品编号:B2612(二等奖)
作品名称:供需匹配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效能评价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小组成员:吴毅,莫景鳞,肖鑫鸿,李鸿宇
指导老师:裴杰,王雪

作品编号:B2618(二等奖)
作品名称:水去了哪里——中国旱区生态修复的淡水调节效应测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小组成员:谭敦萌,李子慧,李子超,杜晨菲
指导老师:武旭同

作品编号:B2722(二等奖)
作品名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气象短临预测及热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
小组成员:徐沛昕,洪时妍,李嘉骏,陈明敏
指导老师:黄正东,刘稳

作品编号:B2725(二等奖)
作品名称:多情景模拟下成都市生境质量评估与生态网络构建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解重阳,王俊翔,冯泳杰
指导老师:杨海青

作品编号:B2748(二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POI火灾风险评估与消防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冯国庆
指导老师:熊秋林

作品编号:B2752(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加权Voronoi图建模与可视化
作者单位:无锡学院
小组成员:徐俊杰,夏奕辰,林芷茵,张杏
指导老师:宋仁波,喻小勇

作品编号:B2764(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近海水产养殖区信息提取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石想
指导老师:李阳东

作品编号:B2830(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生态廊道识别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渭河流域为例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张晨祎
指导老师:黄小刚

作品编号:B3015(二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空间分析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社区交通安全脆弱性研究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陈湘蕾,林茵,韩雨桐,伍越
指导老师:原志路

三等奖获奖作品列表(162组,以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获得奖项作品名称作者单位
B4三等奖融合机器学习多算法的地面沉降易发性智能预测研究天津城建大学
B13三等奖基于GIS和组合赋权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B25三等奖中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时空分析:对SSP情景下气候变化的响应新疆大学
B58三等奖碳中和背景下固碳服务供需流空间不匹配特征识别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B59三等奖云贵高原滑坡风险预测及生态影响评估西安科技大学
B66三等奖客家GIS万载情——地理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华东交通大学
B70三等奖基于深度学习耦合蚁群算法的农村物流优化研究——以云浮市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71三等奖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扩散及对地理环境和旅游的响应——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B83三等奖基于PLUS模型下的耕地细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趋势预测分析—以迁安市为例唐山师范学院
B93三等奖基于遥感的各拉丹冬冰川变化及成因分析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B98三等奖北半球多年冻土区热点识别分析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13三等奖基于机器学习Boosting算法的区域沉降易发性评估模型设计与实现天津城建大学 地质与测绘学院
B123三等奖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的城市街道综合活力评价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B129三等奖从数据到防控:基于多模型耦合的秭归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B159三等奖面向方向感异常人群寻路的高密度城市空间示意性地图设计苏州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B167三等奖基于FLS和GIS的融合算法地面沉降敏感性分析天津城建大学
B237三等奖融合LSTM-Transformer 架构的青藏高原日降水预测模型研究——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的时空特征挖掘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B276三等奖产业链视角下低空经济企业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B279三等奖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冷岛廊道规划设计——以西安市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B303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分析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B304三等奖基于MODIS数据的草地NPP质量评价——以巴音布鲁克草原为例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B309三等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敏感性特征研究防灾科技学院
B310三等奖河南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商丘师范学院
B321三等奖多维时空视野下中国医疗设施供需平衡的地理格局演变研究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B357三等奖三线约束下的江西省城市扩张、用地转型与热环境耦合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406三等奖极端水情对鄱阳湖湿地固碳和供水服务关系的影响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B418三等奖多源地理数据解析梁子湖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460三等奖基于多模态可解释机器学习的土石二元结构区沟壑侵蚀易感性建模与机制解析——以沂蒙山区为例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B494三等奖基于 CA-Markov 模型的福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预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B495三等奖基于GIS的平遥古城火灾风险评估及消防站点优化布局研究吕梁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B513三等奖时空智碳:基于车载走航数据的交通碳排放反演与减排模拟 ——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计算机学院
B517三等奖基于GIS的昆明市花卉种植适宜性及生态保护约束分析——以玫瑰、康乃馨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B534三等奖米字形高铁网对河南省各市区、县域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商丘师范学院
B539三等奖基于 RSEI 模型的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与预测研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B540三等奖多模型耦合下的鄱阳湖白鹤栖息地时空演变与景观连通性研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B544三等奖灾域智联——基于GIS多模型融合的三峡库区灾害易发性与人口密集区空间协同优化设计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深圳大学   3.上海海洋大学
B553三等奖基于GIS的宜昌市滑坡敏感性评价研究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B574三等奖新疆地区光伏选址适宜度与发电潜力评估新疆大学 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598三等奖基于多元数据的养老院空间布局评估与选址优化—以南昌市为例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B614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的森林山火多时段风险评估——以韶关为例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B632三等奖多源数据下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规划——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648三等奖基于VORS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B651三等奖深度城市化背景下的便利店选址评价模型构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B670三等奖基于SRP-EWM评价模型和Arcgispro模型构建器下的生态脆弱性等级评价及其指标因子贡献率时空差异模型构建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大学
B725三等奖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福建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B738三等奖城市内涝灾害中的应急路径规划与高危积水点识别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753三等奖2000-2023年山西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研究山西师范大学
B767三等奖近40a新疆生态脆弱区生长季变化特征分析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774三等奖深度学习驱动的农作物适宜性与产量预测系统——以水稻为例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B782三等奖基于旅游活动与生态安全格局耦合协调关系的土地利用模拟预测—以汾河流域为例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789三等奖2000—2020年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814三等奖基于餐饮门店POI时序数据和机器学习及地理统计分析的餐饮投资决策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824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黄顶菊入侵动态模拟与防控决策设计西南石油大学
B830三等奖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方白鹳生境适宜性评价西南石油大学
B834三等奖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产-生系统耦合协调机制: 多模型联构下的时空异质性解析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B883三等奖《面向TOD4.0的福州市地铁站点类型分析》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B909三等奖基于IWRSEI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分析长江大学
B932三等奖黄河中游植被碳源/汇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西安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B935三等奖沿城乡梯度多尺度评估城市化与景观生态风险时空耦合关系: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B944三等奖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圳养老设施布局优化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B1001三等奖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源数据的电网洪涝抢修路径优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B1002三等奖基于MEM的多模态分析: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B1021三等奖基于GIS的的海绵城市规划——以深圳光明区凤凰城为例上海海洋大学
B1044三等奖超大城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山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B1054三等奖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与碳储量分析——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1073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的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B1078三等奖基于风浪数值模拟的广东海洋牧场灾害风险评估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GIS实验室
B1091三等奖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物种在当前和未来二十年不同气候情境下的潜在适宜区分布 ——以朱鹮为例西南石油大学
B1100三等奖窗见绿意:建筑绿地可视域分析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B1101三等奖基于气候生产潜力基准的内蒙古草地退化格局分析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B1185三等奖看见看不见的需求:盲道供需匹配度时空分析与适残化改造韶关学院
B1231三等奖西北河谷城市低效用地的识别——以兰州市为例兰州理工大学
B1236三等奖内蒙古载畜量空间分布及放牧强度评估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B1296三等奖多源遥感驱动的地质灾害风险机器学习评估模型——四川省滑坡致灾因子贡献度解析华南农业大学
B1307三等奖基于时间序列卫星遥感的农作物灾害识别动态监测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338三等奖基于 FLUS 和 InVEST 模型的天山北坡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耦合协调性的时空变异研究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347三等奖2000~2024年安徽省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363三等奖基于FLUS模型的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生态风险评价商丘师范学院
B1417三等奖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与空间不平等性: 基于优化的可访问性指标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师范大学
B1489三等奖三江源区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的时空变迁之旅枣庄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B1502三等奖2014-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空间分布与多维度耦合协调研究商丘师范学院
B1515三等奖基于GIS的南昌城市公园服务范围及优化分析江西理工大学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B1521三等奖基于微博大数据情感语义分析对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性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B1533三等奖中国地区土壤水热耦合时空变化分析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B1543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的浙江省人工地貌空间格局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B1600三等奖基于空间邻近性的港口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泉州师范学院
B1671三等奖基于MCI指数的内蒙古干旱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估防灾科技学院
B1675三等奖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与多元相关性分析——以广东省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694三等奖黄河中游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711三等奖基于 GIS 和深度学习的洪涝灾害评估与规划   —— 以南昌市扬子洲镇渔业村为例江西农业大学
B1730三等奖2001-2024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1778三等奖中国长时序PM2.5 暴露健康负担及经济损失估算长安大学
B1804三等奖养老设施跨区域服务可达性监测评价研究——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B1827三等奖近30年中国补充耕地利用效率的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B1871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山地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B1875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提取与SIMWE模型驱动的黄河流域梯田安全评估与高效利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B1890三等奖四川省土壤水分时空分异机制研究四川农业大学
B1907三等奖中国东部地表臭氧时空模式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山东建筑大学
B1931三等奖利用时空无缝时间序列探究茶园动态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以 2005 - 2022 年中国雅安市为例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1938三等奖基于MCR模型的绿地生态网络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1954三等奖耦合多源数据的安徽省县尺度碳收支拟合及预测研究安徽建筑大学
B2006三等奖基于POI数据的杭州市商业中心时空演变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B2012三等奖“智”水一方——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可解释AI算法的长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2019三等奖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降水产品融合方法比较研究——以闽浙赣地区为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2045三等奖基于多模型融合的无障碍设施空间优化与需求预测研究 ——以海淀区为例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B2145三等奖基于GIS的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以甘肃武威为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2146三等奖“智析黑土脊梁”——基于GIS与Phython的东北黑土区垄向智能识别工具西北大学
B2148三等奖生态之网:多模型协同构建张北韧性生态网络河北工程大学
B2193三等奖成都都市圈景观破碎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西南石油大学
B2219三等奖基于连续概率临界降雨阈值的滑坡易发性研究苏州科技大学
B2242三等奖基于RF-Geoshaply的邢台市城市热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估与归因解析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B2250三等奖漓江桂林市区段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B2269三等奖基于随机森林的东北地区O3浓度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山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B2335三等奖基于POI的大连市主城区初级中学分布特征与优化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B2367三等奖城市热环境感知:高时空分辨率热舒适度指数的构建与演变分析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B2385三等奖基于通风廊道理论的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B2399三等奖基于实地调查和多源遥感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植物多样性评估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B2466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休闲感知度研究河海大学
B2493三等奖基于PLUS和InVEST模型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预测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2505三等奖基于GIS的昆明市主城区农贸市场可达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2538三等奖基于卫星观测与能量平衡模型的森林空间变化对平均与极端地表温度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
B2641三等奖基于机器学习的四川省东北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预测天津城建大学 地质与测绘学院
B2649三等奖中国森林空间变化对温度的潜在和实际影响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B2703三等奖数据洞风险:基于PCA的中国台湾省社会脆弱性分析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2704三等奖成都市肖家河街道活力评价西南石油大学
B2713三等奖城市人群移动行为的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解析——以深圳为例山东科技大学
B2743三等奖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对比研究——以广州市、深圳市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2762三等奖中国喀斯特地区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桂林理工大学
B2766三等奖基于机器学习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的空间分布预测与分析评估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2787三等奖践行“双碳”战略,助力低碳城市——基于地理大数据的碳排放降维测算与治理方案优化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B2796三等奖基于地理大数据与GIS技术的应急救援避险研究邯郸学院
B2800三等奖城市路网中心性与土地利用强度互动关系研究——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邯郸学院
B2809三等奖南通市太平禅寺数字化重构及微气候分析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2827三等奖2000-2020年间川西高原土地利用与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分析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2841三等奖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北京林业大学
B2845三等奖基于PLUS-InVEST-LEAP模型的2020-2030年重庆市碳中和路径模拟预测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B2848三等奖齐齐哈尔市低效居住用地识别与空间特征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B2860三等奖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许昌学院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B2919三等奖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2925三等奖基于集成数据驱动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PM2.5时空演变分析研究浙江农林大学
B2929三等奖基于GIS的境外地图合规工具开发与应用——以TropicalTidbits平台地图为例南宁师范大学
B2948三等奖基于LCZ视角的城市2D/3D建筑空间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B2957三等奖基于视觉多模态大模型的城中村街景环境质量测度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2958三等奖《基于GeoScene Pro的吉林省生态敏感性时空推演及管控分析》吉林大学
B2972三等奖基于SSP-RCP情景与多模型耦合的闽台两省碳储量未来演变与归因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B2981三等奖黄土高原植被NPP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对气候-人作用的响应机制分析山东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B2992三等奖海南热带雨林植被NPP对台风的响应和恢复研究 ——以台风“摩羯”为例海南师范大学
B2993三等奖基于GIS空间分析及机器学习的成都市医疗设施空间公平性评价与优化选址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3000三等奖顾及人群流动性特征的城市消防设施空间优化---以郑州主城区为例许昌学院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B3011三等奖顾及城市热力特征的洪涝动态风险分析苏州科技大学
B3042三等奖基于逆强化学习的城市街道骑行视觉偏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B3043三等奖基于GIS的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许昌学院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B3060三等奖数瞰中原:河南省外贸格局的动态可视化与影响机制解析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3063三等奖基于多尺度分割和机器学习的石家庄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河北地质大学
B3067三等奖郑州黄河湿地水鸟适生性评估及其季节性演变分析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3074三等奖银发经济:养老设施图谱构建与城市银龄风格挖掘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3099三等奖基于人群移动特征的应急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成本效益导向的洪灾风险管理路径北京大学
B3116三等奖时空交叠的文旅密码: 古韵与潮音的双城记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B3118三等奖面向产业要素流动的城市群产业投资边界识别及效应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B3120三等奖多时空尺度下城市蓝绿景观的调温效应——以杭州城区为例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B3122三等奖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旅游路径规划研究 —— 面向广州市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赛事需求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3171三等奖皖江城市带低山丘陵区农田氮流失空间尺度效应滁州学院

三等奖获奖小组信息(按照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B4(三等奖)
作品名称:融合机器学习多算法的地面沉降易发性智能预测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小组成员:杜傑夫,林睿易,骆明政,金模鑫
指导老师:伊尧国,张利辉

作品编号:B1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组合赋权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钱弘宇,朱家豪,李坪霖,王琪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25(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时空分析:对SSP情景下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小组成员:李昱濮,项翊航,饶杰昕,孙海坤
指导老师:朱传梅,张子鹏

作品编号:B58(三等奖)
作品名称:碳中和背景下固碳服务供需流空间不匹配特征识别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张雯雯,张越,于依珂,孙鑫
指导老师:王芳

作品编号:B59(三等奖)
作品名称:云贵高原滑坡风险预测及生态影响评估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李增楠,韩欣燃
指导老师:王祎婷

作品编号:B66(三等奖)
作品名称:客家GIS万载情——地理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小组成员:黄启,陈子鹏,谢磊,陈天栎
指导老师:孙翠羽

作品编号:B7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深度学习耦合蚁群算法的农村物流优化研究——以云浮市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纪紫桐,吴思蓓,郑欣,袁宇晴
指导老师:刘洛

作品编号:B7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扩散及对地理环境和旅游的响应——以江西省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张义仕,李文彪,唐淑铭,程霜
指导老师:陈优良

作品编号:B8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模型下的耕地细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趋势预测分析—以迁安市为例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王刚,刘宏,康鹏涛
指导老师:张广伟,武会强

作品编号:B9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遥感的各拉丹冬冰川变化及成因分析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张怡帆,马欣桐,张蓝清,任静
指导老师:李治国,许宁

作品编号:B98(三等奖)
作品名称:北半球多年冻土区热点识别分析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闫仲琴,徐令月,张智源,赵艺敏
指导老师:彭小清

作品编号:B11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Boosting算法的区域沉降易发性评估模型设计与实现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地质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黄培雨萱,向宇菲,阮宇凡,王佳冉
指导老师:伊尧国

作品编号:B12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的城市街道综合活力评价分析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潘帅岐,王魏,杜潘涛
指导老师:张志然

作品编号:B129(三等奖)
作品名称:从数据到防控:基于多模型耦合的秭归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李锦鲜,桑童心,赵娜,王凌文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159(三等奖)
作品名称:面向方向感异常人群寻路的高密度城市空间示意性地图设计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杜炳轩,马溢优,梁文帅
指导老师:程璐

作品编号:B167(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FLS和GIS的融合算法地面沉降敏感性分析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小组成员:蒋梅琳,杜傑夫,林睿易,刘雨昕
指导老师:伊尧国,张利辉

作品编号:B237(三等奖)
作品名称:融合LSTM-Transformer 架构的青藏高原日降水预测模型研究——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的时空特征挖掘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张瑜,刘焕,朱志航,麦润殷
指导老师:申晨,魏海霞

作品编号:B276(三等奖)
作品名称:产业链视角下低空经济企业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小组成员:袁立洋,严心甜,张人元,王雅琦
指导老师:廖望,李琳

作品编号:B27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冷岛廊道规划设计——以西安市为例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段艺卓,朱润蕾,刘晨雨,王志豪
指导老师:刘梦云

作品编号:B30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分析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毕凯俊
指导老师:曾特林

作品编号:B30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MODIS数据的草地NPP质量评价——以巴音布鲁克草原为例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李晨瑜,吴浩雄,郭臻卓,杨天琦
指导老师:王丹丹

作品编号:B309(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敏感性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赵嘉恒,史涵月,贺冠超,钟述琳
指导老师:宋萍

作品编号:B310(三等奖)
作品名称:河南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宋易隆,张恒源,侯佳明,曹奥坤
指导老师:许宁

作品编号:B321(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维时空视野下中国医疗设施供需平衡的地理格局演变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小组成员:马爱玲,周欣宇,王可,张琦涵
指导老师:丁愫,魏智威(湖南师范大学)

作品编号:B357(三等奖)
作品名称:三线约束下的江西省城市扩张、用地转型与热环境耦合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小慈,张茜,赖弘煜,陈广洋
指导老师:朱泰峰

作品编号:B406(三等奖)
作品名称:极端水情对鄱阳湖湿地固碳和供水服务关系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曹梦慧,王雨轩,汤怡萱,李成坤
指导老师:刘星根

作品编号:B418(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源地理数据解析梁子湖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书迪,钟馨桐,肖富才,姚莹
指导老师:刘海,付珅

作品编号:B46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模态可解释机器学习的土石二元结构区沟壑侵蚀易感性建模与机制解析——以沂蒙山区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郑子铭
指导老师:赵维军,燕婷婷

作品编号:B49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 CA-Markov 模型的福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预测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黄子涵,蔡双宜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49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平遥古城火灾风险评估及消防站点优化布局研究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小组成员:姚霁洋,张静玲,王洋,赵丽娜
指导老师:张亚利,胡晓红

作品编号:B513(三等奖)
作品名称:时空智碳:基于车载走航数据的交通碳排放反演与减排模拟 ——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计算机学院
小组成员:陈玺帆,薛七阳,刘静秋
指导老师:王红

作品编号:B517(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昆明市花卉种植适宜性及生态保护约束分析——以玫瑰、康乃馨为例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高馨慧,高姗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534(三等奖)
作品名称:米字形高铁网对河南省各市区、县域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李浩冉,季佳琳,李若凡,蔡明伟
指导老师:许宁

作品编号:B53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 RSEI 模型的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与预测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曹钰曦,廖雪彤,林金彤,方梓芹
指导老师:吴春华,张雪蕾

作品编号:B540(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模型耦合下的鄱阳湖白鹤栖息地时空演变与景观连通性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李志豪,杨静仪,林婉如,邓嘉辉
指导老师:钟云

作品编号:B544(三等奖)
作品名称:灾域智联——基于GIS多模型融合的三峡库区灾害易发性与人口密集区空间协同优化设计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深圳大学  3.上海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陈洪权,程泽昊,吕雨竹,陈洪正
指导老师:周超

作品编号:B55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宜昌市滑坡敏感性评价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雨点,吕雅淇,薛若兰
指导老师:伍雄昌

作品编号:B574(三等奖)
作品名称:新疆地区光伏选址适宜度与发电潜力评估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李诺,刘可欣,张晗露,周志冉
指导老师:张海威

作品编号:B59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元数据的养老院空间布局评估与选址优化—以南昌市为例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唐静,叶珺菁,冷潇祺,杜永青
指导老师:谭永滨,吴静

作品编号:B61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的森林山火多时段风险评估——以韶关为例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小组成员:彭子旭,谢欣成,周幸晞,黄辉洋
指导老师:刘文

作品编号:B632(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源数据下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规划——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林曼曼,方倩怡,张婉欣,甘哲瑜
指导老师:陈永康,刘洛

作品编号:B64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VORS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郝依琳,李天琪,张鸿博,王宇杰
指导老师:张颖,刘维杰

作品编号:B651(三等奖)
作品名称:深度城市化背景下的便利店选址评价模型构建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景坤铖,韦丽,杜悠然,严中奇
指导老师:李阳东,柳彬

作品编号:B67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SRP-EWM评价模型和Arcgispro模型构建器下的生态脆弱性等级评价及其指标因子贡献率时空差异模型构建 ——以湖北省为例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小组成员:徐旺,喻智超,黄皓楠,丁国鹏
指导老师:胡道华,张蕾

作品编号:B72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福建省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黄子涵,饶剑强,洪雅诗,王晨曦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73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内涝灾害中的应急路径规划与高危积水点识别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王雨,杨瑞东,刘震,戴阳涛
指导老师:张灵先,牟乃夏

作品编号:B753(三等奖)
作品名称:2000-2023年山西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杨园园
指导老师:黄小刚

作品编号:B767(三等奖)
作品名称:近40a新疆生态脆弱区生长季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马心甜,夏晰,古丽达娜·托留别克
指导老师:于晓晶

作品编号:B774(三等奖)
作品名称:深度学习驱动的农作物适宜性与产量预测系统——以水稻为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小组成员:张德海,彭玉梅,黄朗,王慧敏
指导老师:唐晓培,刘星

作品编号:B78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旅游活动与生态安全格局耦合协调关系的土地利用模拟预测—以汾河流域为例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周维康,李俊建,赵洪,刘诗颖
指导老师:贺鹏

作品编号:B789(三等奖)
作品名称:2000—2020年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赵晨雨,张璐,闫姝李,赵家兴
指导老师:黄小刚

作品编号:B81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餐饮门店POI时序数据和机器学习及地理统计分析的餐饮投资决策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周乐天,黄海,汤紫颖,黄渝量
指导老师:刘洛

作品编号:B82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黄顶菊入侵动态模拟与防控决策设计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王巧,刘佳,贾福侨,陈继鑫
指导老师:谢亮,王成武

作品编号:B83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方白鹳生境适宜性评价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杨晨一鸣,张子政,李旭
指导老师:汪宙峰,谢亮

作品编号:B834(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产-生系统耦合协调机制: 多模型联构下的时空异质性解析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王云霞,王洁,张子墨,周志超
指导老师:段艺芳

作品编号:B883(三等奖)
作品名称:《面向TOD4.0的福州市地铁站点类型分析》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麦丁丁,丁心园,郑育晗
指导老师:赵珊珊

作品编号:B90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IWRSEI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小组成员:王博钲,沈芳旭,张恩瑞,张祯志
指导老师:刘少华,纪海芹

作品编号:B932(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河中游植被碳源/汇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王丽,史玖美琳
指导老师:史晓亮

作品编号:B935(三等奖)
作品名称:沿城乡梯度多尺度评估城市化与景观生态风险时空耦合关系:以浙江省为例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小组成员:陈畅,翁艺翎,陈展亦,王诗燚
指导老师:朱华

作品编号:B94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随机森林的深圳养老设施布局优化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胡乔森,麦绮涵,王悠,吴锐霖
指导老师:原志路,蒯希

作品编号:B1001(三等奖)
作品名称: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源数据的电网洪涝抢修路径优化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小组成员:谢长延,吴慧敏,朱林冲,陈鸿涛
指导老师:杜文英

作品编号:B100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MEM的多模态分析: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黄子沥,魏欣茹,杨剑锋,曾海轩
指导老师:赵寒冰

作品编号:B102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的海绵城市规划——以深圳光明区凤凰城为例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杨淏铭,王宇
指导老师:李阳东

作品编号:B1044(三等奖)
作品名称:超大城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黎诗淇,姚梓茵,朱良辰
指导老师:王雪,裴杰

作品编号:B1054(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与碳储量分析——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李泽楷,兰翔飞,陈广洋,赵子艺
指导老师:聂欣然

作品编号:B107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的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小组成员:王畅,赖煜,朱玉茜
指导老师:丁丽霞

作品编号:B107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风浪数值模拟的广东海洋牧场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GIS实验室
小组成员:刘洋,杨文静,郭东亮,李慧玲
指导老师:陈燕奎

作品编号:B109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物种在当前和未来二十年不同气候情境下的潜在适宜区分布 ——以朱鹮为例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刘荐岚,康熊佳,谌贝贝,赵文迪
指导老师:谢亮,王成武

作品编号:B1100(三等奖)
作品名称:窗见绿意:建筑绿地可视域分析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董震,丁维健,邓玉文,范睿捷
指导老师:吴宾

作品编号:B110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气候生产潜力基准的内蒙古草地退化格局分析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谭颖怡,莫晓倩,李美欣,区旭培
指导老师:蔡迪文

作品编号:B1185(三等奖)
作品名称:看见看不见的需求:盲道供需匹配度时空分析与适残化改造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
小组成员:蔡妍佳,梁紫琦,梁静瑜
指导老师:刘文,温瑞虹

作品编号:B1231(三等奖)
作品名称:西北河谷城市低效用地的识别——以兰州市为例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吴安,常文渊,蔺诗轩,姚开杰
指导老师:张新红

作品编号:B1236(三等奖)
作品名称:内蒙古载畜量空间分布及放牧强度评估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赵应天,高欣雨,杜静冉,张蕾
指导老师:朱求安,许捍卫

作品编号:B1296(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源遥感驱动的地质灾害风险机器学习评估模型——四川省滑坡致灾因子贡献度解析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叶千发,刘健睿,吴炜豪,沈礼湘
指导老师:汤贤哲

作品编号:B1307(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时间序列卫星遥感的农作物灾害识别动态监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章佳鹏,武家名,朱沿吉,刘枢怡
指导老师:赵建军老师

作品编号:B133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 FLUS 和 InVEST 模型的天山北坡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耦合协调性的时空变异研究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欧佳铭,李哲凡,梁李豪,张婉怡
指导老师:钟晓兰

作品编号:B1347(三等奖)
作品名称:2000~2024年安徽省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袁宇欣,薛杰,何佳乐,华馨怡
指导老师:车明亮,张驰

作品编号:B136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FLUS模型的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李鹏玉,陆东帆,刘雯杰,段冉冉
指导老师:李佳秀

作品编号:B1417(三等奖)
作品名称: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与空间不平等性: 基于优化的可访问性指标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刘艺童,贾依依,方为,戴婧
指导老师:付晓,杜歆仪

作品编号:B1489(三等奖)
作品名称:三江源区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的时空变迁之旅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郭雪岐,罗汉林,匡雪梅,康佳良
指导老师:倪杰

作品编号:B1502(三等奖)
作品名称:2014-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空间分布与多维度耦合协调研究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周雨航,张鑫航,孙梦薇,路向福
指导老师:李洁,于芳

作品编号:B151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南昌城市公园服务范围及优化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杨琪康,邓晨宇,邓姗姗,吴伊凡
指导老师:邹凤琼

作品编号:B152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微博大数据情感语义分析对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性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小组成员:冯超然,刘玉斌,张佳淼,韩洪娴
指导老师:梁春雨,陈凌伟

作品编号:B1533(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地区土壤水热耦合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孟祥瑞,冯瑾伊,樊博超,张爱静
指导老师:谢宝妮

作品编号:B154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的浙江省人工地貌空间格局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金硕,孙航,余暄,彭圣芳
指导老师:胡光辉,林兴稳

作品编号:B160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空间邻近性的港口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漆天宇,常瀚中,洪浩钦,姚丹
指导老师:林克涛

作品编号:B167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MCI指数的内蒙古干旱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估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李艳敏,袁旭山,李鑫旭,王子玄
指导老师:刘京会

作品编号:B1675(三等奖)
作品名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与多元相关性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梁心语,陈钰熙,梁彤彦,祝紫涵
指导老师:周晋皓

作品编号:B1694(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河中游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陈洁玉,李佳兴,陈敏
指导老师:张齐飞

作品编号:B171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 GIS 和深度学习的洪涝灾害评估与规划  —— 以南昌市扬子洲镇渔业村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欧倩,俞涵楚,张静茹,李春毅
指导老师:戴崴巍

作品编号:B1730(三等奖)
作品名称:2001-2024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邱梦雨,冯苓惠
指导老师:贺嫣颐

作品编号:B1778(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长时序PM2.5 暴露健康负担及经济损失估算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小组成员:郑宇新,付蓉,谭雨欣,王妍萌
指导老师:刘明

作品编号:B1804(三等奖)
作品名称:养老设施跨区域服务可达性监测评价研究——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苏煊皓,王瑞,王平安,周晓芊
指导老师:吕国玮

作品编号:B1827(三等奖)
作品名称:近30年中国补充耕地利用效率的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毛诗乔,项楚楚,汪甜甜,洪燕坪
指导老师:李兰晖,彭新琴

作品编号:B187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山地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小组成员:郑容,李红,纪奕涵
指导老师:代富强

作品编号:B187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提取与SIMWE模型驱动的黄河流域梯田安全评估与高效利用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陈敏,刘勃勃
指导老师:庞国伟

作品编号:B1890(三等奖)
作品名称:四川省土壤水分时空分异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马千然,江涛,张钧侯,张佳梦
指导老师:刘晓敬

作品编号:B1907(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东部地表臭氧时空模式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小组成员:李泽慧,刘梦娇,高瑞硕,张靖宇
指导老师:马明亮

作品编号:B1931(三等奖)
作品名称:利用时空无缝时间序列探究茶园动态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以 2005 - 2022 年中国雅安市为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张海谣,杜昕路,钟晨榕,曾玉鳞
指导老师:刘晓敬

作品编号:B193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MCR模型的绿地生态网络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吕奕峰,齐凌峰,史佳鑫,车冠希
指导老师:李秋萍

作品编号:B1954(三等奖)
作品名称:耦合多源数据的安徽省县尺度碳收支拟合及预测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小组成员:王世锦,吴冰倩,张忆然,薛畅
指导老师:吴钱娇,张婷

作品编号:B2006(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OI数据的杭州市商业中心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罗慧林,孟泽阳,杜坤,杨琪康
指导老师:陈淑婷

作品编号:B2012(三等奖)
作品名称:“智”水一方——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可解释AI算法的长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丁骏杰,卢英迪,张碧诺,郭嫣然
指导老师:王楠,郭笑怡

作品编号:B201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降水产品融合方法比较研究——以闽浙赣地区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赵震峥,林依哲,郁昱丰
指导老师:史岚

作品编号:B204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模型融合的无障碍设施空间优化与需求预测研究 ——以海淀区为例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王息,马杭漫,吴慧敏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214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以甘肃武威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杨荣花,曹玲菁,祁晓阳
指导老师:丁园圆

作品编号:B2146(三等奖)
作品名称:“智析黑土脊梁”——基于GIS与Phython的东北黑土区垄向智能识别工具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小组成员:顾舒彦,刘勃勃,许俊文,石南
指导老师:王春梅

作品编号:B2148(三等奖)
作品名称:生态之网:多模型协同构建张北韧性生态网络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小组成员:王千杉,曹纪轩,李俊阳
指导老师:张启斌

作品编号:B2193(三等奖)
作品名称:成都都市圈景观破碎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王思缘,杨鹏霏,谢子游,谌贝贝
指导老师:王成武,高钰

作品编号:B221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连续概率临界降雨阈值的滑坡易发性研究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周雨露,张子瑞,杨海峡,李承灿
指导老师:邢尹

作品编号:B224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RF-Geoshapley的邢台市城市热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估与归因解析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姜宇静,王烁峰,马硕洋,宋世峰
指导老师:王可新

作品编号:B2250(三等奖)
作品名称:漓江桂林市区段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卢建桥,朱泽希,邓炎兰,徐锦人
指导老师:郑辉

作品编号:B226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随机森林的东北地区O3浓度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高可,张琰鋆,白晓阳
指导老师:黄小刚

作品编号:B233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OI的大连市主城区初级中学分布特征与优化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王申未,黄佳丽,高昕
指导老师:张戈丽

作品编号:B2367(三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热环境感知:高时空分辨率热舒适度指数的构建与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李若雪,闫泽祥,郭如愿
指导老师:高美玲,李振洪

作品编号:B238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通风廊道理论的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翟昕瑜,李辰妍,赵江瑜,陈玉玲
指导老师:曹茜

作品编号:B239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实地调查和多源遥感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植物多样性评估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党珂雨,孙越进,李嘉文,赵成杰
指导老师:王芳

作品编号:B2466(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休闲感知度研究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小组成员:魏思远,赵水馨,朱露露
指导老师:许捍卫

作品编号:B249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和InVEST模型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预测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晏子涵,吴雪溶,杨春灿,刘泉都
指导老师:罗飞雪

作品编号:B250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昆明市主城区农贸市场可达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李优,潘志钦,孙玉鑫,刘昇图
指导老师:许泉立

作品编号:B253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卫星观测与能量平衡模型的森林空间变化对平均与极端地表温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小组成员:曹金洪,常广意,陈秀梅,刘紫嫣
指导老师:沈文娟

作品编号:B2641(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的四川省东北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预测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地质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程润松,李子博,王品淳,姜宇豪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2649(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森林空间变化对温度的潜在和实际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小组成员:陈秀梅,曹金洪,左状,常广意
指导老师:沈文娟

作品编号:B2703(三等奖)
作品名称:数据洞风险:基于PCA的中国台湾省社会脆弱性分析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邓明洋,张靖靖,邓应雄,郭浩宇
指导老师:胡乔,侯梦杰

作品编号:B2704(三等奖)
作品名称:成都市肖家河街道活力评价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郭佳盛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71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人群移动行为的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解析——以深圳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王金华,周晓莹,刘旋
指导老师:张灵先

作品编号:B274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对比研究——以广州市、深圳市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马璐瑶,刘丽彤,郑晓瑶,蔡依润
指导老师:汤贤哲,钟晓兰

作品编号:B2762(三等奖)
作品名称:中国喀斯特地区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许延先,韦锦莹,钟飞扬
指导老师:靖娟利,王永锋

作品编号:B2766(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的空间分布预测与分析评估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朱昱,刘德城
指导老师:王金亮

作品编号:B2787(三等奖)
作品名称:践行“双碳”战略,助力低碳城市——基于地理大数据的碳排放降维测算与治理方案优化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吴锟,夏佳妮,张诗琪,夏梦娜
指导老师:马强,刘吉凯

作品编号:B2796(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地理大数据与GIS技术的应急救援避险研究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小组成员:杨佳宁,曹姿蕊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280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路网中心性与土地利用强度互动关系研究——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小组成员:甘冰冰,高娜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2809(三等奖)
作品名称:南通市太平禅寺数字化重构及微气候分析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潘琪,周淼,黄婷,亓福祥
指导老师:车明亮,杨帆

作品编号:B2827(三等奖)
作品名称:2000-2020年间川西高原土地利用与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刘荐岚,周媛媛,杨霞,周奕汛
指导老师:谢亮,王成武

作品编号:B2841(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小组成员:胡富宽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84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InVEST-LEAP模型的2020-2030年重庆市碳中和路径模拟预测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邵雨涵,史亦菲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848(三等奖)
作品名称:齐齐哈尔市低效居住用地识别与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小组成员:张博淳,刘珈彤
指导老师:赵映慧

作品编号:B2860(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周敬涛,花昌平,赵刚,夏陈博
指导老师:李京忠

作品编号:B2919(三等奖)
作品名称: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王甜甜,刘斯语
指导老师:王月香,贺巧宁

作品编号:B2925(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集成数据驱动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PM2.5时空演变分析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小组成员:唐欣,赖丁博,邱嘉超,张连康
指导老师:丁愫,叶俊华

作品编号:B292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境外地图合规工具开发与应用——以TropicalTidbits平台地图为例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陈丽秋
指导老师:甘茹璐

作品编号:B294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LCZ视角的城市2D/3D建筑空间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吕新霖,陈智雄
指导老师:周锐

作品编号:B2957(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视觉多模态大模型的城中村街景环境质量测度 ——以广州市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刘付伊菲,曾子倩,廖俪容,张琳琅
指导老师:李少英

作品编号:B2958(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eoScene Pro的吉林省生态敏感性时空推演及管控分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小组成员:刘金熙,张洵,孔江威,李佳悦
指导老师:路兴昌

作品编号:B297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SSP-RCP情景与多模型耦合的闽台两省碳储量未来演变与归因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林立佳,吴锦标,张劲雅
指导老师:王远

作品编号:B2981(三等奖)
作品名称:黄土高原植被NPP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对气候-人作用的响应机制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刘一奥,孙甲宝,李宝驰,孙国策
指导老师:郭兵

作品编号:B2992(三等奖)
作品名称:海南热带雨林植被NPP对台风的响应和恢复研究 ——以台风“摩羯”为例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何伟倩
指导老师:刘晓静

作品编号:B299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空间分析及机器学习的成都市医疗设施空间公平性评价与优化选址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何心悦,褚青青,张璇,邱振宇
指导老师:杨洋

作品编号:B3000(三等奖)
作品名称:顾及人群流动性特征的城市消防设施空间优化---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周志忠,王彤,孙浩楠,赵夕
指导老师:李京忠

作品编号:B3011(三等奖)
作品名称:顾及城市热力特征的洪涝动态风险分析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王凯阳,蔡文芹,金雨含,于梦雪
指导老师:杨祺琪

作品编号:B304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逆强化学习的城市街道骑行视觉偏好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小组成员:陈阳,金嘉怡,李彬硕,文锡祥
指导老师:龚咏喜

作品编号:B304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肖东星,张豫博,耿佳硕,刘元昊
指导老师:李京忠

作品编号:B3060(三等奖)
作品名称:数瞰中原:河南省外贸格局的动态可视化与影响机制解析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邓应雄,邓明洋,张晨泽,南雪彦
指导老师:张欣佳

作品编号:B3063(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尺度分割和机器学习的石家庄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小组成员:张伟丽,王开于,陈雨欣,张爱静
指导老师:郭晓楠

作品编号:B3067(三等奖)
作品名称:郑州黄河湿地水鸟适生性评估及其季节性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张靖靖,杨荣博,周轩,朱宏哲
指导老师:胡乔,卢昕

作品编号:B3074(三等奖)
作品名称:银发经济:养老设施图谱构建与城市银龄风格挖掘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陆灵湘,蔡园,王英,仝乾
指导老师:张季一

作品编号:B3099(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人群移动特征的应急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成本效益导向的洪灾风险管理路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小组成员:吕薇,黄沣爵,郭增骏,叶凌志
指导老师:汤俊卿

作品编号:B3116(三等奖)
作品名称:时空交叠的文旅密码: 古韵与潮音的双城记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李语晗,俞婧,吴怡然,吴一墨
指导老师:陆丽珍

作品编号:B3118(三等奖)
作品名称:面向产业要素流动的城市群产业投资边界识别及效应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小组成员:孟伊宁,文锡祥,殷诗媛,陈阳
指导老师:龚咏喜

作品编号:B3120(三等奖)
作品名称:多时空尺度下城市蓝绿景观的调温效应——以杭州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陈音琪,顾子琰,刘桂心瑜,王诗雨
指导老师:陆丽珍,张来福

作品编号:B3122(三等奖)
作品名称: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旅游路径规划研究 —— 面向广州市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赛事需求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李心茵,朱文钰,余洁璇,赵虹媛
指导老师:周素红,李秋萍

作品编号:B3171(三等奖)
作品名称:皖江城市带低山丘陵区农田氮流失空间尺度效应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小组成员:程文浩,程鹏,朱岳峰
指导老师:陈西,江岭

优胜奖获奖作品列表(215组,按照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获得奖项作品名称作者单位
B1优胜奖基于熵权P-S-R-TOPSIS法的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以辽宁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3优胜奖基于空间正则化多任务自编码器的县域尺度地表温度建模研究赣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
B48优胜奖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医疗设施可达性分异与空间公平性协同优化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B75优胜奖多因素耦合视角下物流节点火灾风险预测与空间可视化研究——基于FlamMap的动态模拟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
B97优胜奖环北极地区野火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10优胜奖典型山地-绿洲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预测——以伊犁河谷为例伊犁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B124优胜奖基于时空立方体的广东省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韶关学院
B132优胜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黄土高原地下水潜力分析》兰州大学
B141优胜奖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阳毛尖茶优质产区剖析与适宜性评价信阳师范大学
B145优胜奖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和碳储量时空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49优胜奖伊犁河谷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演变分析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B153优胜奖通过GIS评析黔西市生态敏感性天津城建大学
B166优胜奖2D洪水淹没可视化分析--以蒙洼蓄洪区为例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B173优胜奖基于ArcGIS多源数据的恩格尔系数空间精细化估算 ——以广东省为例东莞城市学院 城建与智造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B188优胜奖跨省都市圈人户分离群体的空间分异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B220优胜奖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北京市区级适灾韧性评价方法研究防灾科技学院
B222优胜奖土地利用与多地理因素的耦合驱动栖息地质量演变——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贾汪为例曲靖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大学
B239优胜奖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248优胜奖基于时序Landsat影像的武汉新旧城区热岛效应及地表覆盖影响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B260优胜奖基于GIS的火灾蔓延模拟与应急救援路径规划——以四川凉山州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275优胜奖基于GIS的皖南山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科技学院
B278优胜奖基于街景数据的城市可步行性分析 —— 以苏州市为例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B285优胜奖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淮河流域热环境空间网络演化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287优胜奖滇池区域设施与游客需求匹配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292优胜奖基于遥感和街景数据的苏州市房价空间分析研究苏州科技大学  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B306优胜奖"育见未来"--基于GIS的中国生育率影响因素探析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334优胜奖基于多源数据的游客情绪地图构建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B338优胜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保定理工学院
B342优胜奖顾及街景数据季节性的年均绿视率计算分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B356优胜奖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分析保定理工学院
B372优胜奖基于AHP的长江流域洪涝风险动态评估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B375优胜奖多气候因子驱动下中国春秋季植被物候敏感性时空分异 ——基于ERA5-Land与地面物候观测数据湖南师范大学
B385优胜奖变化环境下地上森林生物量空间情景模拟研究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394优胜奖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区位分析—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广州新华学院
B409优胜奖黄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B420优胜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餐饮业空间分异机制与广义对称结构图谱研究 ——以长沙主城区为例江西理工大学
B433优胜奖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与救援路径优化研究华南农业大学
B448优胜奖《数字陇原·灾害四维:甘肃自然灾害风险图谱与韧性未来》兰州财经大学
B474优胜奖基于Sentinel-2的长江下游干流总氮反演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厦门理工学院
B475优胜奖基于GIS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规划研究-以铜陵市为例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B480优胜奖河南省“十四五”以来地表水质超标现状及其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研究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B504优胜奖解锁气候脉搏1997—2025年河南省≥0°积温时空格局变迁研究商丘师范学院
B508优胜奖中国地下水碳源/碳汇效应规律首都师范大学
B521优胜奖TOD模式下太原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评价与优化吕梁学院
B568优胜奖合肥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B578优胜奖无人机物流枢纽选址:基于多样性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决策模型厦门理工学院
B606优胜奖三维形态与二维格局的协同效应: 城市热环境多尺度驱动机制与空间优化设计 ——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B693优胜奖赣闽粤地区人口迁徙与方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动态耦合研究惠州学院
B696优胜奖基于城市中心度与交通可达性的江苏省三都三流选址分析山东科技大学
B697优胜奖地理文化区视角下的传统音乐、舞蹈协同演化路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704优胜奖基于甘肃省的碳储量与热岛效应反馈机制研究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855优胜奖基于PLUS-InVEST-MGWR模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碳储量变化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882优胜奖基于ArcGIS分析海口市植被覆盖度NDVI及空间自相关分析邯郸学院地理系
B884优胜奖基于多源数据与空间句法的绿地碳汇效能评估与增绿优化设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885优胜奖青藏高原跃动冰川分布成因分析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B886优胜奖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西安地铁站点周边业态空间分异研究吕梁学院
B901优胜奖风云轨迹:台风路径与风险评估防灾科技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B907优胜奖基于POI的基础设施配置可达性分析——以吕梁市离石旧城区为例吕梁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B1006优胜奖山东省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与碳储量评估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B1008优胜奖京杭大运河江苏段遗产廊道的生态敏感性分析江苏师范大学
B1059优胜奖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格局与驱动力分析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063优胜奖基于GIS和AHP的南京市口袋公园选址分析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B1096优胜奖基于CSLE的信丰县土壤侵蚀风险评估与治理设计赣南师范大学
B1104优胜奖基于GIS对美国地区的犯罪因素分析及预防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B1226优胜奖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华南农业大学
B1249优胜奖基于SIF异常值研究云贵高原植被NPP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机制东华理工大学
B1251优胜奖基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红线划定研究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284优胜奖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秦巴山地潜在植被研究及分析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313优胜奖基于GIS的洪涝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上海海洋大学
B1318优胜奖普陀区轨道交通出入口无障碍电梯配置优先级评估与空间优化研究上海海洋大学
B1325优胜奖杜苏芮虐山河碎,万众齐心筑梦归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1356优胜奖海河流域水源涵养评估河北地质大学
B1357优胜奖《公平正义视角下广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B1369优胜奖县域尺度下天山北坡城市群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地理探测伊犁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B1387优胜奖基于优势流约束下DBSCAN聚类的都市圈识别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B1397优胜奖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用地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河北工程大学
B1447优胜奖基于GIS—川滇生态屏障区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廊道的构建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1461优胜奖城市公平视角下的绿地资源配置:广州市保障房居民的可达性与供需匹配分析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B1473优胜奖《基于INVEST模型的武夷⼭周边地区⽣境质量时空分析》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B1524优胜奖教育资源公平视角下东莞市幼儿园可达性研究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1532优胜奖尼泊尔木斯塘地区军事类文化景观功能及分布特征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建筑学院
B1537优胜奖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化研究聊城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
B1561优胜奖极端事件对国内外航空网络格局的影响分析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B1568优胜奖基于gis的南昌市红色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研究江西农业大学
B1582优胜奖2000-2020年1 km尺度下中国盐沼累积碳储量的时空分析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B1597优胜奖基于MGWR的中国医疗资源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B1609优胜奖基于 FLUS 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1619优胜奖震火同构——GIS下的板块耦合分析上海海洋大学
B1652优胜奖基于GIS的越南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无机碳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B1660优胜奖广州市中心城区“长者饭堂”可达性分析与布局优化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1680优胜奖基于空间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水-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压力评估与多维度驱动机理研究安徽科技学院
B1693优胜奖吐哈地区地表水资源风险评估及多情景未来模拟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1701优胜奖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经济发展三元耦合空间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商丘师范学院
B1707优胜奖新疆伊犁州直意大利蝗适生区预测及迁飞路径分析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B1738优胜奖行遍天山不停歇:新疆景区电动出行充电便利性分析深圳大学
B1746优胜奖基于MGWR的建成环境对轨道站点出行客流的影响机制及预测建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B1750优胜奖京津冀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分析防灾科技学院
b1766优胜奖秦岭山地固碳量及其固碳服务范围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B1790优胜奖基于无锡市鼋头渚樱花季游客时空分流与景观承载力耦合模型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
B1792优胜奖基于Marxan模型对勺嘴鹬栖息地的保护策略优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1825优胜奖《智绘花粉地图:GIS 助力北京过敏防控新征程》北京师范大学
B1835优胜奖华北地区自然植被燃烧火点时空格局分析防灾科技学院
B1893优胜奖南京市新能源汽车商业充电桩可达性及选址优化分析河海大学
B1895优胜奖陕西省气象与农业干旱时空关联及驱动机制研究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1899优胜奖基于GIS的吉林西部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白城师范学院
B1910优胜奖浙江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下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B1926优胜奖2000-2022年青藏高原NE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1937优胜奖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及其应用西北师范大学
B1977优胜奖基于GIS和多源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B1995优胜奖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安徽省碳排放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B2021优胜奖2001-2020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及时空格局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B2101优胜奖微分几何原理驱动的墨卡托投影海图高精度量测技术研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B2107优胜奖广州市网红饮品店空间聚集规律与选址决策分析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2114优胜奖基于GEE的广东省南岭地区植被碳储量评估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
B2127优胜奖银龄畅行:基于多源数据的开封老年服务设施可达性诊断与适老圈优化河南大学
B2130优胜奖基于RUSLE的咸宁市土壤侵蚀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探究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B2158优胜奖基于粤东及珠三角地区近10年人口与经济数据的城市吸引力空间演化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B2177优胜奖基于GIS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区位选择研究广州新华学院
B2188优胜奖“银发”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现状及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B2194优胜奖基于GIS的东莞市随需公交路网 ——以长安镇为例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B2211优胜奖区域创新空间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B2222优胜奖基于GIS的东莞市麻涌镇幼儿园空间分析与选址优化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B2235优胜奖基于LSTM-XGBoost深度学习模型的长江–黄河流域重大水环境污染灾害风险研究韶关学院、江西农业大学
B2249优胜奖基于GIS的云南省光伏电站适宜性评价与选址优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2261优胜奖基于GIS的商业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以东莞厚街镇为例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B2280优胜奖基于交通建设与生态敏感性耦合协调关系的生态廊道建设预测——以南昌市为例江西农业大学
B2311优胜奖城市二三维景观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 ——以石家庄主城区为例河北地质大学
B2312优胜奖多源数据支持下的O3浓度驱动因素分析及其智能预测江西理工大学
B2313优胜奖光学遥感影像数据稀缺下HEC-RAS模拟与SAR影像动态耦合的城市洪涝分析防灾科技学院
B2317优胜奖基于AIGC和GIS的樱桃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西北大学
B2331优胜奖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时空演变分析防灾科技学院
B2336优胜奖双碳目标下咸宁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分析湖北科技学院
B2353优胜奖基于GIS对体育馆空间分布的研究——以东莞市水乡片区为例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B2355优胜奖基于局地气候区分类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热暴露风险评估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B2357优胜奖鄱阳湖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江西农业大学
B2393优胜奖基于HV-SS模型的北京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防灾科技学院
B2412优胜奖基于公平性视角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惠州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B2422优胜奖基于多维精细尺度景观格局的南京市热岛时空特征分析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B2423优胜奖中国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萎缩与非萎缩城市的差异视角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2429优胜奖基于Fragstats与地理探测器的景观破碎化演变及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B2483优胜奖基于多源产品融合的中国北方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归因分析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B2502优胜奖基于GeoAI-GWR模型的锡林郭勒草原 生态补水需求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B2506优胜奖湖北黄石土壤侵蚀风险评估湖北理工学院
B2537优胜奖基于XGBoost模型与多源大数据的典型城市建筑多样性解析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B2540优胜奖基于GIS的东莞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广州新华学院
B2573优胜奖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安徽省休闲农业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B2577优胜奖四川省主要农作物2000年-2019年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未来趋势预测四川农业大学
B2578优胜奖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 土壤侵蚀预测及空间驱动力分析 -以清远市为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B2580优胜奖2000-2020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作物-耕地耦合关系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为例四川农业大学
B2592优胜奖基于Landsat数据的银川市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预测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2610优胜奖“双碳”政策背景下的社区级碳汇资产化路径研究:以云南省观音山社区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2630优胜奖基于GIS的广东省广州市旅游资源综合分析以及线路设计广州新华学院
B2631优胜奖基于GIS的东莞麻涌镇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B2634优胜奖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地形区降水时空变化差异性分析——以陕西省为例西安外国语大学
B2663优胜奖基于GIS对东莞水乡片区瑞幸咖啡地理位置分布特征分析广州新华学院
B2681优胜奖基于GIS技术的东莞龙舟赛道选址与文旅融合优化广州新华学院
B2693优胜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测西北师范大学
B2734优胜奖基于岩溶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的生态廊道网络优化研究——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B2770优胜奖广州市陆地生态系统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B2791优胜奖基于PLUS和InVEST模型的梅州市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多情景模拟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B2798优胜奖江西省区域社会弱势性时空格局分析江西农业大学
B2813优胜奖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外卖配送效率优化系统——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2823优胜奖梅邑碳踪:PLUS-InVEST 双模型下土地利用与碳储演变解码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B2843优胜奖基于可达性的南昌市公共设施评价东华理工大学
B2847优胜奖基于 GIS 与 RS 的广东省韶关市土地利用演变及生态敏感性评价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B2855优胜奖《南京市主城区餐饮服务可达性GIS分析—— 基于兴趣点数据的空间与人口匹配研究》邯郸学院地理系
B2879优胜奖新型遥感指数与深度学习驱动的全自动农业大棚制图研究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2880优胜奖基于用地竞争力的新疆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多尺度时空演变新疆大学
B2891优胜奖基于GTWR的气温变化时空因果机制识别山东科技大学
B2905优胜奖基于生产可能性前沿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评估与分区调控——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例滁州学院
B2922优胜奖基于GIS充电桩位置的选址分析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
B2924优胜奖基于RF决策树随机森林模型的云南省森林火灾易发性、危险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楚雄师范学院
B2949优胜奖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河北省碳储量评估与分析邯郸学院
B2950优胜奖基于Arcpy与DTW的四川降水滞后时空分析西南石油大学
B2952优胜奖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生物多样性及驱动机制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B2963优胜奖《基于风热环境评估和水流模拟的山地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规划——以重庆市大学城地区为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专业
B2966优胜奖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的城市形态对气温影响的 “核心-边缘”分异机制河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B2968优胜奖基于多方法耦合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及优化策略研究北京城市学院
B2970优胜奖基于高德迁徙意愿指数的中国城市吸引力时空特征分析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B2971优胜奖广州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供给性与供需均衡性研究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2973优胜奖智汇邕城——基于多维度空间分析的南宁市智能售货机选址规划桂林理工大学
B2980优胜奖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研究邯郸学院
B2984优胜奖安徽省水资源及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滁州学院
B2987优胜奖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邯郸学院
B3005优胜奖基于ArcGIS对山体滑坡特征分析与旅游景区影响评估安徽理工大学
B3013优胜奖融合运动目标检测与分布热点的牦牛智能计数方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3019优胜奖基于因果森林的城市老年人口变化影响因素挖掘南通大学
B3020优胜奖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中国洪水易发性评估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B3021优胜奖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的桂林市土地利用强度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B3024优胜奖基于多种网络分析评估的桂林市景点可达性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B3025优胜奖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评估城市内部径流冲毁影响重庆邮电大学
B3030优胜奖1982-2023年中国植被变化演变格局及其对气候响应的滞后性分析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体与空间信息学院
B3032优胜奖三北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理工大学
B3045优胜奖走过城市,也被城市感知——面向人与环境动态交互的城市暴露感知研究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B3062优胜奖渭干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湖北师范大学
B3066优胜奖基于GIS与综合加权法的长三角城市群洪涝风险模拟苏州科技大学   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B3070优胜奖基于 MGWR 的街道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异影响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天津城建大学
B3072优胜奖探索武汉市中心城区充电站选址优化策 略——基于 GIS 时空分析实现可持续性 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B3073优胜奖基于ArcGIS Pro ModelBuilder的灵山岛水资源评估与水文分析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B3076优胜奖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河北地质大学
B3077优胜奖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省鱼腥草适生区预测与空间种植优化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地理科学学院
B3078优胜奖基于GIS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保定市涞源县为例的研究河北地质大学
B3079优胜奖星光璀璨下的贫困角落:探寻高分辨率夜间灯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三维建筑信息中的贫困密码——以广东省为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3084优胜奖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四川盆地撂荒复垦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B3086优胜奖基于GIS和轨迹数据的电动货车停车场充电站一体化多准则选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3087优胜奖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估 —— 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B3094优胜奖深圳市航空医疗救援服务效率评估与停机坪选址优化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3096优胜奖赣南脐橙种植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江西理工大学
B3103优胜奖长三角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探究安徽科技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B3107优胜奖基于抖音数据的长三角重点旅游乡村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B3111优胜奖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B3115优胜奖基于空间嵌入神经网络的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B3117优胜奖多模式交通下十五分钟生活圈设施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B3123优胜奖景观格局视角下的城市生态韧性时空演化及预测——以北京市为例浙江大学
B3126优胜奖长三角农村抖音网红发育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安徽科技学院

优胜奖获奖小组信息(按照组号排序)

作品编号:B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熵权P-S-R-TOPSIS法的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张茜,张海霞
指导老师:乌日娜

作品编号:B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空间正则化多任务自编码器的县域尺度地表温度建模研究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
小组成员:李明硕,赵明阳,杨珍孔,舒丽萍
指导老师:赖志柱,雷军成

作品编号:B48(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医疗设施可达性分异与空间公平性协同优化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张嵌玮,翟培栋,温世康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75(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因素耦合视角下物流节点火灾风险预测与空间可视化研究——基于FlamMap的动态模拟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赖瑞全,刘光龙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97(优胜奖)
作品名称:环北极地区野火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肖柏涵,张文涛,杨鑫睿,王俊瑞
指导老师:彭小清

作品编号:B110(优胜奖)
作品名称:典型山地-绿洲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预测——以伊犁河谷为例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申雨菲,张祺,冯可涵,刘西
指导老师:陈万基

作品编号:B12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时空立方体的广东省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
小组成员:黄海龙,陈政萬,凌超艺,黄元青
指导老师:王卫

作品编号:B13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黄土高原地下水潜力分析》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小组成员:朱子霖,郭城志
指导老师:崔霞

作品编号:B14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阳毛尖茶优质产区剖析与适宜性评价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马金平,喻嘉仪,马亚男,孙健聪
指导老师:张兴国

作品编号:B14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和碳储量时空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杨欣卓,罗仪琳,朱雅琪,宋鹏汐
指导老师:谢文全

作品编号:B149(优胜奖)
作品名称:伊犁河谷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周君涛,李香香
指导老师:陈万基,朱杰

作品编号:B153(优胜奖)
作品名称:通过GIS评析黔西市生态敏感性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小组成员:吴城磊,吕泽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166(优胜奖)
作品名称:2D洪水淹没可视化分析--以蒙洼蓄洪区为例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李姿慧,张琨岳,罗健宇
指导老师:许捍卫,程立刚

作品编号:B17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多源数据的恩格尔系数空间精细化估算 ——以广东省为例
作者单位:东莞城市学院 城建与智造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小组成员:陈彦彤,李宸煜,黎奕辰,蔡炜壕
指导老师:刘炜,贾小斌

作品编号:B188(优胜奖)
作品名称:跨省都市圈人户分离群体的空间分异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张嵌玮,翟培栋,杨德贵,赵锦霖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2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北京市区级适灾韧性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陈龙,曹延悦,蒋灵秀,王玺润
指导老师:宋萍

作品编号:B222(优胜奖)
作品名称:土地利用与多地理因素的耦合驱动栖息地质量演变——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贾汪为例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赵明阳,李明硕,马朝莎,李芷维
指导老师:李东林,高庆彦

作品编号:B239(优胜奖)
作品名称: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张紫涵,孙思帆,李宗圣
指导老师:夏楠

作品编号:B24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时序Landsat影像的武汉新旧城区热岛效应及地表覆盖影响分析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王宇扬,许延德,马嘉润,孙冰冰
指导老师:张寅丹

作品编号:B26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火灾蔓延模拟与应急救援路径规划——以四川凉山州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陈淳,张雯雯,黄惠琪,王熠彤
指导老师:赵寒冰

作品编号:B27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皖南山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刘家乐,郭兆胜,李舰,夏佳妮
指导老师:张振国,袁平

作品编号:B27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街景数据的城市可步行性分析 —— 以苏州市为例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赵赛赛,罗致远,刘文昊,李紫悦
指导老师:朱进

作品编号:B28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淮河流域热环境空间网络演化研究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杨童,赵梓彤,刘欢畅,于佳仪
指导老师:王月香,王细元

作品编号:B287(优胜奖)
作品名称:滇池区域设施与游客需求匹配分析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何欣,袁锦沁慈
指导老师:张华伟

作品编号:B29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遥感和街景数据的苏州市房价空间分析研究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徐佳敏,季航屹,曹东宇,李紫悦
指导老师:连达军

作品编号:B306(优胜奖)
作品名称:"育见未来"--基于GIS的中国生育率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郭文秀,王子尤,唐鑫宇,王璇
指导老师:孟祥锐

作品编号:B33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的游客情绪地图构建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冉艳,赖学全,卢锦斌,钟明辛
指导老师:林克涛

作品编号:B338(优胜奖)
作品名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作者单位:保定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李顺德,樊可欣,冯艺鸣,王焓玉
指导老师:张培,刘猛

作品编号:B342(优胜奖)
作品名称:顾及街景数据季节性的年均绿视率计算分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高橡楠,丁良焕,周宇,曹东宇
指导老师:朱进

作品编号:B356(优胜奖)
作品名称: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保定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申江彬,靳泽杨,武佳一,何嘉诚
指导老师:刘猛,张培

作品编号:B37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HP的长江流域洪涝风险动态评估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锐华,李来君,倪雨竹
指导老师:吴玄

作品编号:B375(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气候因子驱动下中国春秋季植被物候敏感性时空分异 ——基于ERA5-Land与地面物候观测数据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罗冰,邹佳敏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385(优胜奖)
作品名称:变化环境下地上森林生物量空间情景模拟研究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饶杰昕,李昱濮,项翊航,孙海坤
指导老师:朱传梅,张子鹏

作品编号:B394(优胜奖)
作品名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区位分析—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梁宁希,黄敏莉,刘敏晴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409(优胜奖)
作品名称:黄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张东强,尹正航,牛焕臣,李保印
指导老师:王有霄

作品编号:B42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餐饮业空间分异机制与广义对称结构图谱研究 ——以长沙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朱虹颖,陈爱华,张义仕,张丽芬
指导老师:陈优良

作品编号:B43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与救援路径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黄晓桐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448(优胜奖)
作品名称:《数字陇原·灾害四维:甘肃自然灾害风险图谱与韧性未来》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小组成员:王泽阳,张正花,徐巧伟,庄楚晗
指导老师:李晨毓

作品编号:B47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Sentinel-2的长江下游干流总氮反演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李搏博,李钰萱,刘宇,陈洲凯
指导老师:刘玮

作品编号:B47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规划研究-以铜陵市为例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彭亚菲,汪佳怡,詹思雨,钱昌婷
指导老师:孙微

作品编号:B480(优胜奖)
作品名称:河南省“十四五”以来地表水质超标现状及其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研究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王清乾,张欣,米嘉轩,程敬
指导老师:李泽琪

作品编号:B504(优胜奖)
作品名称:解锁气候脉搏1997—2025年河南省≥0°积温时空格局变迁研究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苏航,王靖然,王清乾,张欣
指导老师:李治国,许宁

作品编号:B508(优胜奖)
作品名称:中国地下水碳源/碳汇效应规律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徐耿,尹滦宾
指导老师:潘云,高明亮

作品编号:B521(优胜奖)
作品名称:TOD模式下太原市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评价与优化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
小组成员:郭玉梅,穆耀辉
指导老师:张亚利,吉晓明

作品编号:B568(优胜奖)
作品名称:合肥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宋傲霜,蔡廷金,陈好,邵文慧
指导老师:唐欢,刘忠

作品编号:B578(优胜奖)
作品名称:无人机物流枢纽选址:基于多样性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决策模型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陈安妮,吴生善,黄思越,陈立彬
指导老师:满旺,朱晓铃

作品编号:B606(优胜奖)
作品名称:三维形态与二维格局的协同效应: 城市热环境多尺度驱动机制与空间优化设计 ——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张畅,张贤,林鸣,周彦彤
指导老师:赵丽红,曾建玲

作品编号:B693(优胜奖)
作品名称:赣闽粤地区人口迁徙与方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动态耦合研究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小组成员:黄梓颖,江薇薇
指导老师:冯冬宁

作品编号:B69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城市中心度与交通可达性的江苏省三都三流选址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孙潇瑜,蔡文秀,亓景云,郑敏
指导老师:徐春达

作品编号:B697(优胜奖)
作品名称:地理文化区视角下的传统音乐、舞蹈协同演化路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赵洋,李飞,任昱涵,罗金清
指导老师:冯晓刚,周在辉

作品编号:B70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甘肃省的碳储量与热岛效应反馈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萨阿代提·伊敏尼亚孜,刘可欣,张乐妍,宋洁
指导老师:张海威

作品编号:B85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InVEST-MGWR模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碳储量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郝旺杰,唐诗韵,贾曦,李焜钰
指导老师:孙锦杨,李豪

作品编号:B88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分析海口市植被覆盖度NDVI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地理系
小组成员:郭紫月,李亚璇
指导老师:温利华,王玉婷

作品编号:B88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数据与空间句法的绿地碳汇效能评估与增绿优化设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王兴龙,魏子尧,姚红泽
指导老师:刘洪强

作品编号:B885(优胜奖)
作品名称:青藏高原跃动冰川分布成因分析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刘俊峰,刘烨,曹奥坤,刘姿慧
指导老师:许宁

作品编号:B886(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西安地铁站点周边业态空间分异研究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
小组成员:张艺馨,吕菲悦,孟垂雯,王景萱
指导老师:张亚利,李勇

作品编号:B901(优胜奖)
作品名称:风云轨迹:台风路径与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小组成员:曹雅婷,王小宁,韦依璐,司若琦
指导老师:刘京会

作品编号:B90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POI的基础设施配置可达性分析——以吕梁市离石旧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
小组成员:马宇欣,蔡依灏,李泽元,李宴圯
指导老师:张亚利,李勇

作品编号:B1006(优胜奖)
作品名称:山东省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与碳储量评估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王明硕,王梓绮,张琰,王雨
指导老师:张起鹏,王倩

作品编号:B1008(优胜奖)
作品名称:京杭大运河江苏段遗产廊道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余杰,孙春艳
指导老师:李保杰

作品编号:B1059(优胜奖)
作品名称: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卜翎佳,崔睿,平萍
指导老师:李猛

作品编号:B106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AHP的南京市口袋公园选址分析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努尔曼古丽·卡迪,赛亚热·克依木,刘娜
指导老师:李阳东,冯贵平

作品编号:B109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CSLE的信丰县土壤侵蚀风险评估与治理设计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谢秋雯,黄玲,黄煜轩,何家伟
指导老师:梁屹

作品编号:B110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对美国地区的犯罪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卢洁,李依芯,李佳仪
指导老师:方亚会

作品编号:B122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吴骏濠,黄裕皓,蔡宗锐,史迪睿
指导老师:陈永康

作品编号:B124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SIF异常值研究云贵高原植被NPP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机制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魏泽锋,胡玥灿,王淑婷,占港凯
指导老师:官云兰

作品编号:B125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李安,王光理,陈颂斌,黄晖皓
指导老师:钟晓兰

作品编号:B128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秦巴山地潜在植被研究及分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张柯,刘俊硕,孙翔,张培岩
指导老师:赵芳,王增艳

作品编号:B131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洪涝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陆瑶,师冰睿,刁梦晴
指导老师:李阳东,冯贵平

作品编号:B1318(优胜奖)
作品名称:普陀区轨道交通出入口无障碍电梯配置优先级评估与空间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张紫玉,冷宇莉,王心妍
指导老师:李阳东

作品编号:B1325(优胜奖)
作品名称:杜苏芮虐山河碎,万众齐心筑梦归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郭梦涵,陈怡好,乔镜羽,徐晓婕
指导老师:孟祥锐

作品编号:B1356(优胜奖)
作品名称:海河流域水源涵养评估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小组成员:贾明宽,李美萱,张珠琳,王舒洁
指导老师:秦占飞,王洋

作品编号:B1357(优胜奖)
作品名称:《公平正义视角下广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关颖怡,陈施宇,杨欣如
指导老师:吴军超

作品编号:B1369(优胜奖)
作品名称:县域尺度下天山北坡城市群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地理探测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小组成员:李嘉雯,别·乌云格日乐,袁子健
指导老师:朱杰

作品编号:B138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优势流约束下DBSCAN聚类的都市圈识别研究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李娟,王晓申,唐松,蒋灼繁
指导老师:张扬

作品编号:B1397(优胜奖)
作品名称: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用地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小组成员:李宏宇,刘青山,贾婉晴,肖林
指导老师:朱世超

作品编号:B144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川滇生态屏障区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廊道的构建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周建同,杨斯婷
指导老师:苗培培

作品编号:B146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城市公平视角下的绿地资源配置:广州市保障房居民的可达性与供需匹配分析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代佳瑶,冯景婷,夏欣怡,赵隆婷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147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INVEST模型的武夷⼭周边地区⽣境质量时空分析》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袁越,邵喆,华国宇,叶⼦⻘
指导老师:林克涛

作品编号:B1524(优胜奖)
作品名称:教育资源公平视角下东莞市幼儿园可达性研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陈毅,陈思颖,陈松松,史佳鑫
指导老师:刘晔,陈逸敏

作品编号:B1532(优胜奖)
作品名称:尼泊尔木斯塘地区军事类文化景观功能及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建筑学院
小组成员:徐琳茹,宋欣蓓,李舒婷,陈学冠
指导老师:何捷,边防

作品编号:B1537(优胜奖)
作品名称: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化研究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庄晴,刘文博,姚卉彤,杨闽粤
指导老师:王倩,张起鹏

作品编号:B1561(优胜奖)
作品名称:极端事件对国内外航空网络格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苏倩,李恋,沈乐乐,张一帆
指导老师:李洁

作品编号:B156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南昌市红色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郑祯,李阳,赵安琪
指导老师:罗志军

作品编号:B1582(优胜奖)
作品名称:2000-2020年1 km尺度下中国盐沼累积碳储量的时空分析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小组成员:葛子蒙,杨宵,熊思婷,刘梦璇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159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GWR的中国医疗资源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小组成员:宋豪爽,韩迎祺,林锦佳,柳柽
指导老师:陶卓霖

作品编号:B160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 FLUS 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陈湘钿,陈希雯,卢颖诗,邓卓莹
指导老师:钟晓兰

作品编号:B1619(优胜奖)
作品名称:震火同构——GIS下的板块耦合分析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谢佳敏,张伟皓
指导老师:李阳东,高峰

作品编号:B165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越南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无机碳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郭玉珍,宁同,覃定申,黄松
指导老师:田义超,张强

作品编号:B1660(优胜奖)
作品名称:广州市中心城区“长者饭堂”可达性分析与布局优化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熊琦,王一帆,余路杰,刘鑫宇
指导老师:李秋萍

作品编号:B168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空间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水-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压力评估与多维度驱动机理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夏佳妮,吴锟,陈苗苗,杜杰
指导老师:马强

作品编号:B1693(优胜奖)
作品名称:吐哈地区地表水资源风险评估及多情景未来模拟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李倩,郭君茹
指导老师:郑江华

作品编号:B1701(优胜奖)
作品名称: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经济发展三元耦合空间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曹冰冰,李一凡,李媛珂,赵梦贤
指导老师:李佳秀

作品编号:B1707(优胜奖)
作品名称:新疆伊犁州直意大利蝗适生区预测及迁飞路径分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白蔓菲,郭君茹,李倩
指导老师:郑江华

作品编号:B1738(优胜奖)
作品名称:行遍天山不停歇:新疆景区电动出行充电便利性分析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小组成员:吴立洲,李英煜,吴和灿,罗远卓
指导老师:汤圣君

作品编号:B174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GWR的建成环境对轨道站点出行客流的影响机制及预测建模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小组成员:焦子怡,李燚,柳蕾,孔睿
指导老师:崔娜娜,朱高儒

作品编号:B1750(优胜奖)
作品名称:京津冀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宁小隽,于紫涵,施咏彤,李晓雪
指导老师:林裕梅

作品编号:b1766(优胜奖)
作品名称:秦岭山地固碳量及其固碳服务范围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任夏敏,范绅,侯嘉晨,许佳露
指导老师:张善红

作品编号:B179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无锡市鼋头渚樱花季游客时空分流与景观承载力耦合模型
作者单位: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周慧超,王童雨,王一帆,叶沁源
指导老师:蔡鹏

作品编号:B179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arxan模型对勺嘴鹬栖息地的保护策略优化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小组成员:岳仕轩,闫羽彤,刘娟,邓力源
指导老师:丁园圆

作品编号:B1825(优胜奖)
作品名称:《智绘花粉地图:GIS 助力北京过敏防控新征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林锦佳,韩迎祺,蔡咏竹,曾麟
指导老师:黄甘霖

作品编号:B1835(优胜奖)
作品名称:华北地区自然植被燃烧火点时空格局分析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李鑫旭,袁旭山,李艳敏,王子玄
指导老师:刘京会

作品编号:B1893(优胜奖)
作品名称:南京市新能源汽车商业充电桩可达性及选址优化分析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小组成员:朱露露,蔡文慧,朱思盈
指导老师:许捍卫

作品编号:B1895(优胜奖)
作品名称:陕西省气象与农业干旱时空关联及驱动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谢天怡,陶佳颖,谭菀琪
指导老师:刘晓敬

作品编号:B189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吉林西部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何丽杰
指导老师:徐迟,苏靖鸥

作品编号:B1910(优胜奖)
作品名称:浙江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下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小组成员:周嫣然,王雅雯,马吉花
指导老师:李爱霞,张秀红

作品编号:B1926(优胜奖)
作品名称:2000-2022年青藏高原NE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李亦洲,罗淳馨,蔡睿哲,罗欣怡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1937(优胜奖)
作品名称: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徐磊超,黄朝阳,刘亚静,霍慧敏
指导老师:魏伟,修丽娜

作品编号:B197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多源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小组成员:杨烁
指导老师:朱弘纪

作品编号:B199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安徽省碳排放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张安琪,陈馨怡,嵇征,张小蝶
指导老师:方刚

作品编号:B2021(优胜奖)
作品名称:2001-2020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及时空格局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张浩,孔志浩,李浩旭,夏云龙
指导老师:刘明,张鹏

作品编号:B2101(优胜奖)
作品名称:微分几何原理驱动的墨卡托投影海图高精度量测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小组成员:董祎宸,周健垚,王涵晖
指导老师:马梦锴,董箭

作品编号:B2107(优胜奖)
作品名称:广州市网红饮品店空间聚集规律与选址决策分析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莫文清,柯紫嫣,陈松松,陈湘锦
指导老师:李秋萍

作品编号:B211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EE的广东省南岭地区植被碳储量评估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
小组成员:吴智涵,方泽佳
指导老师:王卫,蔡俊兴

作品编号:B2127(优胜奖)
作品名称:银龄畅行:基于多源数据的开封老年服务设施可达性诊断与适老圈优化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小组成员:余思源
指导老师:赵芳

作品编号:B213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RUSLE的咸宁市土壤侵蚀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探究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曹晨曦,罗忻怡,杨扬
指导老师:张胜南,陈迷

作品编号:B215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粤东及珠三角地区近10年人口与经济数据的城市吸引力空间演化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刘汕,魏莹莹,许晓桐,陈心菲
指导老师:包世泰

作品编号:B217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区位选择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林然,梁颖欣,梁晓楠,欧翘嘉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188(优胜奖)
作品名称:“银发”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现状及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毛瑞凡,董晓晖,丁狄畅,姜晨昊
指导老师:陶天慧

作品编号:B219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东莞市随需公交路网 ——以长安镇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蔡雯佳,黄凯齐,洪欣琪,刘晓培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211(优胜奖)
作品名称:区域创新空间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李光尧,黄晨洋,王晓申,杨成超
指导老师:吴柏清,张扬

作品编号:B222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东莞市麻涌镇幼儿园空间分析与选址优化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周慧佟,辛怡燕,吴洁,颜利桦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23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LSTM-XGBoost深度学习模型的长江–黄河流域重大水环境污染灾害风险研究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钟伟泽,王玉萍,梁培贤,宋泽涛
指导老师:刘桂英,蔡俊兴

作品编号:B224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云南省光伏电站适宜性评价与选址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陈卓行,杨一章,张思瑞,倪誉菡
指导老师:彭双云

作品编号:B226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商业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以东莞厚街镇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小组成员:潘楚燕,黎均辉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28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交通建设与生态敏感性耦合协调关系的生态廊道建设预测——以南昌市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汪庆,侯冉冉,曾健林,李铭洋
指导老师:谢文

作品编号:B231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城市二三维景观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 ——以石家庄主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小组成员:张菁,王耀川,李美萱,赵小乔
指导老师:刘宏娟

作品编号:B2312(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源数据支持下的O3浓度驱动因素分析及其智能预测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张丽君,刘倚,熊炫华,钟嘉航
指导老师:陈优良,陈淑婷

作品编号:B2313(优胜奖)
作品名称:光学遥感影像数据稀缺下HEC-RAS模拟与SAR影像动态耦合的城市洪涝分析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张新,任苏浩,陈旭轩,冯雅欣
指导老师:孟健,朱红

作品编号:B231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IGC和GIS的樱桃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小组成员:郝贝贝,闫琳悦,顾舒彦
指导老师:杨联安

作品编号:B2331(优胜奖)
作品名称: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时空演变分析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李思盈,赵雨婷,吕思然
指导老师:黄龙生

作品编号:B2336(优胜奖)
作品名称:双碳目标下咸宁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李嘉鹏,黄坐莲
指导老师:陈迷,张胜南

作品编号:B235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对体育馆空间分布的研究——以东莞市水乡片区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刘明珠,刘星月,郑楠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35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局地气候区分类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热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李尧,陈奕旭,朱昌晨,王彬
指导老师:高美玲,李振洪

作品编号:B2357(优胜奖)
作品名称:鄱阳湖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黄楚怡,李钰婷,刘姝伶
指导老师:段萍

作品编号:B239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HV-SS模型的北京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赵雨婷,李思盈,吕思然
指导老师:黄龙生

作品编号:B241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公平性视角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小组成员:张树彬,高浩嘉,彭安琪
指导老师:韩念龙

作品编号:B242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维精细尺度景观格局的南京市热岛时空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吴悦羲
指导老师:黄帆

作品编号:B2423(优胜奖)
作品名称:中国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萎缩与非萎缩城市的差异视角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王珍艳,林凯薇
指导老师:唐章英

作品编号:B242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Fragstats与地理探测器的景观破碎化演变及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王艳君,刘方圆,杨诗妍,郑亚鑫
指导老师:谢静晗

作品编号:B248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产品融合的中国北方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归因分析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苏宇博,贾阳凡
指导老师:李宏宇,吴旭东

作品编号:B250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eoAI-GWR模型的锡林郭勒草原 生态补水需求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王起利,司东雷,董红婷
指导老师:李爱民,魏海涛

作品编号:B2506(优胜奖)
作品名称:湖北黄石土壤侵蚀风险评估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小组成员:欧阳德威,蔡继伟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53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XGBoost模型与多源大数据的典型城市建筑多样性解析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黄思琴,郭一凡,晏婷婷,杨茜
指导老师:张蝶

作品编号:B254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东莞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谭凯邦,陈燕桦,邓芷莹,郭梦佳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57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安徽省休闲农业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闫召,许翊航,张安琪,陈馨怡
指导老师:方刚

作品编号:B2577(优胜奖)
作品名称:四川省主要农作物2000年-2019年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未来趋势预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黄山,陈玥明,李霈航,刀宇洋
指导老师:刘晓敬

作品编号:B257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 土壤侵蚀预测及空间驱动力分析 -以清远市为例
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小组成员:谢辉榆,叶宝盈
指导老师:陈月明,李培文

作品编号:B2580(优胜奖)
作品名称:2000-2020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作物-耕地耦合关系的影响----以四川盆地为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马妍,黄源,罗馨怡,刘奕良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259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Landsat数据的银川市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预测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刘沁非,马金平
指导老师:张兴国

作品编号:B2610(优胜奖)
作品名称:“双碳”政策背景下的社区级碳汇资产化路径研究:以云南省观音山社区为例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周泽同,沈思仪,王洁,李珊
指导老师:袁磊

作品编号:B263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广东省广州市旅游资源综合分析以及线路设计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薛亚蓝,郑晓倩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63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的东莞麻涌镇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张文昊,余俊伟,周城锋,邹子荣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634(优胜奖)
作品名称: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地形区降水时空变化差异性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小组成员:刘玉华,吉佳雯,任曙葆,严佳悦
指导老师:韩红珠,赵婷

作品编号:B266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对东莞水乡片区瑞幸咖啡地理位置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陈武疆,陈晓雯,潘华文,何贤亮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68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技术的东莞龙舟赛道选址与文旅融合优化
作者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小组成员:曾杰峰,苏卓曦,冯栩祺
指导老师:王丹妮

作品编号:B2693(优胜奖)
作品名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测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胡梦芸,左涛涛,杨佳睿,马秀花
指导老师:魏伟

作品编号:B273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岩溶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的生态廊道网络优化研究——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小组成员:廖桓,刁仁杰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770(优胜奖)
作品名称:广州市陆地生态系统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小组成员:陈子锋,黎国威,朱钟涛,凌雅怡
指导老师:陈月明,李培文

作品编号:B279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和InVEST模型的梅州市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多情景模拟
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小组成员:何颖,李绮霖,袁洁燕,李千千
指导老师:陈月明,李培文

作品编号:B2798(优胜奖)
作品名称:江西省区域社会弱势性时空格局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小组成员:魏开玲,甘倩茹,晏亚飞,张文汭
指导老师:王金亮

作品编号:B281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外卖配送效率优化系统——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张慧怡,邴秀洁,王俊凯,唐梓萌
指导老师:牟乃夏

作品编号:B2823(优胜奖)
作品名称:梅邑碳踪:PLUS-InVEST 双模型下土地利用与碳储演变解码
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小组成员:冯静仪,曾夏娆,陈晓春,高韦铭
指导老师:陈月明

作品编号:B284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可达性的南昌市公共设施评价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许艺川,袁昊颖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84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 GIS 与 RS 的广东省韶关市土地利用演变及生态敏感性评价
作者单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小组成员:陈子锋,黎国威,朱钟涛,凌雅怡
指导老师:陈月明,李培文

作品编号:B2855(优胜奖)
作品名称:《南京市主城区餐饮服务可达性GIS分析—— 基于兴趣点数据的空间与人口匹配研究》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地理系
小组成员:张博,赵敏慧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2879(优胜奖)
作品名称:新型遥感指数与深度学习驱动的全自动农业大棚制图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郭洪莲,罗欣怡,黄可,马荷延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288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用地竞争力的新疆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多尺度时空演变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小组成员:熊昆林,杨云帆,沈忠平,谢秋博
指导老师:王宏卫

作品编号:B289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TWR的气温变化时空因果机制识别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小组成员:黄术成,张焯思,孙文亮,孙喆
指导老师:朱红春

作品编号:B290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生产可能性前沿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评估与分区调控——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例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小组成员:康梦滨,孙世东,刘田宝,孙兆杰
指导老师:闫振军,黄敏敏

作品编号:B2922(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充电桩位置的选址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
小组成员:王煜栋,莫绍灿,赵海军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292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RF决策树随机森林模型的云南省森林火灾易发性、危险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
小组成员:翟乃琛,高荣正,卢海,黄斌
指导老师:许永涛

作品编号:B294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河北省碳储量评估与分析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小组成员:赫春龙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295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py与DTW的四川降水滞后时空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小组成员:陈加垒,王伟莉
指导老师:汪宙峰

作品编号:B2952(优胜奖)
作品名称: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生物多样性及驱动机制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时羽雪,陈亮
指导老师:张亚丽,白小梅

作品编号:B296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风热环境评估和水流模拟的山地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规划——以重庆市大学城地区为例》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专业
小组成员:余恒跃,杨喻廣,李孟臻,熊朝廷
指导老师:韩贵锋

作品编号:B296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的城市形态对气温影响的 “核心-边缘”分异机制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董琬婷,陈铠亮,采景森,蔡尚哲
指导老师:刘钰,元媛

作品编号:B296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方法耦合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小组成员:杨永健,徐睿,周润祥,刘禹轩
指导老师:闫玉娜

作品编号:B297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高德迁徙意愿指数的中国城市吸引力时空特征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赵成杰,张雯雯,张越,张靖宇
指导老师:吕永强

作品编号:B2971(优胜奖)
作品名称:广州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供给性与供需均衡性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胡倩,陈孜涵,刘付伊菲
指导老师:李颉

作品编号:B2973(优胜奖)
作品名称:智汇邕城——基于多维度空间分析的南宁市智能售货机选址规划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林金铃
指导老师:闭璐,韦晶闪

作品编号:B298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研究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小组成员:黎兴顺,曹雨蒙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2984(优胜奖)
作品名称:安徽省水资源及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小组成员:滕睿珏,孙世东
指导老师:彭俊

作品编号:B298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
小组成员:杨佳宁,曹姿蕊,赵先府
指导老师:闫俊霞

作品编号:B300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对山体滑坡特征分析与旅游景区影响评估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高泽慧,檀雨蜜,杨千荟
指导老师:王世航

作品编号:B3013(优胜奖)
作品名称:融合运动目标检测与分布热点的牦牛智能计数方法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胡钰彬,周芯,李诗艺
指导老师:徐精文

作品编号:B3019(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因果森林的城市老年人口变化影响因素挖掘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小组成员:承天宇,钟雨生,徐康伟,潘琰
指导老师:周侗,陶菲

作品编号:B302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中国洪水易发性评估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小组成员:林俣骁,康森,古秦川
指导老师:寇平浪

作品编号:B3021(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的桂林市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沈欣妍,卢建桥,刘泓源,郭子璇
指导老师:郑辉

作品编号:B302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多种网络分析评估的桂林市景点可达性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郑磊,刘泓源,乐多多,卢建桥
指导老师:郑辉

作品编号:B3025(优胜奖)
作品名称: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评估城市内部径流冲毁影响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小组成员:古秦川,康森,林俣骁
指导老师:寇平浪

作品编号:B3030(优胜奖)
作品名称:1982-2023年中国植被变化演变格局及其对气候响应的滞后性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体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张子豪,杜正阳,张紫昕,高文慧
指导老师:郭兵

作品编号:B3032(优胜奖)
作品名称:三北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谢颖
指导老师:李孝永

作品编号:B3045(优胜奖)
作品名称:走过城市,也被城市感知——面向人与环境动态交互的城市暴露感知研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组成员:龚梦杰,潘佳乐
指导老师:陈鹏飞

作品编号:B3062(优胜奖)
作品名称:渭干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小组成员:杨欣怡,杨曾慧子,吴向莹,王雪纯
指导老师:王丹丹

作品编号:B306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与综合加权法的长三角城市群洪涝风险模拟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朱楠楠,宗钰睿,丁香雨,田子豪
指导老师:杨祺琪

作品编号:B3070(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 MGWR 的街道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异影响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小组成员:郝欣欣,杨杰超,王心润
指导老师:张利辉

作品编号:B3072(优胜奖)
作品名称:探索武汉市中心城区充电站选址优化策 略——基于 GIS 时空分析实现可持续性 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小组成员:柴祎,张瑞
指导老师:徐琳,朱娆

作品编号:B3073(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ArcGIS Pro ModelBuilder的灵山岛水资源评估与水文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小组成员:唐梓萌,王俊凯,谭婧怡
指导老师:赵相伟

作品编号:B307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小组成员:张爱静,沈志军,张伟丽,冯瑾伊
指导老师:郭晓楠

作品编号:B307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省鱼腥草适生区预测与空间种植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卢海,翟乃琛,徐方锌,刘年俊峰
指导老师:许永涛

作品编号:B3078(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保定市涞源县为例的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小组成员:冯瑾伊,王开于,张爱静,张伟丽
指导老师:郭晓楠

作品编号:B3079(优胜奖)
作品名称:星光璀璨下的贫困角落:探寻高分辨率夜间灯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三维建筑信息中的贫困密码——以广东省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陈泽嘉,罗慧珊,魏锐彤,刘付伊菲
指导老师:林锦耀,李少英

作品编号:B3084(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四川盆地撂荒复垦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小组成员:王寒菲,梁新,秦琴,胡宇寒
指导老师:李豪

作品编号:B3086(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GIS和轨迹数据的电动货车停车场充电站一体化多准则选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龙喜梅,梁凯莹,葛珠亮,张承智
指导老师:李少英

作品编号:B3087(优胜奖)
作品名称: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估 —— 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孙嘉豪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B3094(优胜奖)
作品名称:深圳市航空医疗救援服务效率评估与停机坪选址优化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小组成员:李亦婷,贝倩怡,黄雨涵,杜思丽
指导老师:周素红,李秋萍

作品编号:B3096(优胜奖)
作品名称:赣南脐橙种植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刘鹏辉,黎奕昕,张义仕,唐淑铭
指导老师:陈优良,唐琼瑶

作品编号:B3103(优胜奖)
作品名称:长三角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探究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王宇杰,李雨倩,马悦,吴菁宸
指导老师:马强,倪红红

作品编号:B3107(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抖音数据的长三角重点旅游乡村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黄强,吕子豪,曾君杰,尚玉婷
指导老师:马强

作品编号:B3111(优胜奖)
作品名称: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小组成员:段媛媛,张若彤,尚玉婷,朱晨曦
指导老师:马强,倪红红

作品编号:B3115(优胜奖)
作品名称:基于空间嵌入神经网络的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小组成员:金喆鑫,梁依依,吕司晨,潘瑞涛
指导老师:吴森森老师

作品编号:B3117(优胜奖)
作品名称:多模式交通下十五分钟生活圈设施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小组成员:谢雨宸,阮涵碧,薛佳,方婷
指导老师:李少英

作品编号:B3123(优胜奖)
作品名称:景观格局视角下的城市生态韧性时空演化及预测——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小组成员:蒋欣妙,黄寅灿,刘思芊,朱娴
指导老师:陆丽珍

作品编号:B3126(优胜奖)
作品名称:长三角农村抖音网红发育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小组成员:张诗琪,张玉欣,夏梦娜
指导老师:马强,刘吉凯